旅游政策法规,旅游管理案例题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一: 2008 年 2 月 9 日浙江某旅行社 32 人乘坐晚 8 :30 菲律宾太平洋航空空司飞机回宁 波,飞机起飞前半小时,一空姐请坐在安全通道的中国游客和几个懂英语的外国游客换一 下座位,理由是万一有紧急情况,便于沟通。几个人按要求换了,但其中有三个人以歧视 中国人为由,拒绝换位,并指责空姐为什么不讲中文,随后发生肢体冲突。机长当即联系 地面警察认为三人危害公共安全,将其带下飞机,其他 29 人不服,也一同下机伴随。结 果误了当班飞机,每人又重新花 3000 多元购机票 ,返回。对此请谈个人看法 •1.国际民航规定通用语是英语和飞机注册国语言; •2.乘坐安全通道的乘客必须能够听懂规定语言 ,在紧急时能按指令行动。否则 ,机组 成员有权调整座位。 •3.腰杆要硬 ,法规要清 ,与人要善为先。 案例二 : 某独资企业为了开好促销会 ,特策划组织一次联谊活动 ,于是派人与一家旅行社签 订了 “杭州、千岛湖三日豪华游”的旅游活动。后因该企业组织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所 以又临时提出增加 8 个人一起参加旅游活动的要求。可是旅行社认为增加人数可以,但每 个人(指整个旅游团的人数)要增加 5%的费用。其理由是旅游旺季不能随意增加人数。为了 促成这项活动计划 ,该企业无奈地同意了此种做法 ,并且与旅行社又重新签订了一份合计 为 66 人的旅游合同。可是没过几天 ,该企业派人来说其他旅行社也上门促销 ,其价格要 便宜得多 ,况且没增加费用的要求,为此想来撤销旅游合同。旅行社听后当然不会同意他 们的做法,于是双方发生旅游合同纠纷。由于旅行社不肯将旅游费退还给该企业,最终, 该企业将旅行社告上法庭。 经法庭审理判决,该旅游合同显失公平,应予撤销,损失由过错方当事人负责赔偿。 旅行社怎么也想不通会有如此结果? 按照我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有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有 权请求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酌情予以变更或撤销。 类似上述的旅游纠纷,就目前情况而言为数不少。有一些旅行社经理很会做“生意”, 他们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经验 ,使得那些急需或无经验的客户签订这种违反平等互利、 等价交换原则的旅游合同。上述的旅行社要客户每人头上增加 5%的费用,这就显得不公 平。若是仅对新增 8 位游客的合理增收费用,那才是合情合理的。 启示 一般来说 ,可撤销的不公平旅游合同有两种情况 :一是乘人急需而故意抬高价格和要 求造成不公平的结果 ;二是由于一方提出的要求过分苛刻而显失公平。这两种情况的出现 , 只要有一方认为,不是出于自愿 ,不公平,若是发生旅游合同纠纷,法庭就会给予撤销。 但是,撤销后的旅游合同也有承担其法律后果的问题 ,具体规定是 :1 .无过错方 的损失由过错方负责赔偿 ;2 .过错方的损失自负 ;3 .双方都有错则按过错大小 ,各自承 担损失。 目前,在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 ,旅行社更应学法懂法,更好地 掌握和运用法律,还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 该旅游合同是否成立 某私营企业老板郑某因要到外地洽谈一笔生意,故打电话给一家旅行社需订往返 机票 5 张以及当地四星级宾馆 3 间房,同时请旅行社报一个价格。旅行社根据郑某的要求 立即进行操作,等到报价出来后就与郑某联系,偏巧郑某有事外出,于是就和秘书林小姐 商定,明天请郑先生给个确认。到了第二天一早,林小姐发来传真告之价格没问题,约定 取机票时付款。旅行社收到传真后马上确定机票和宾馆住房。谁知到了取机票的时间,旅 行社迟迟不见郑某派人前来付款取票。旅行社又打电话前去询问,但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已 经找到比这价格更便宜的机票和住房,并且和他人签订了旅游合同 .因此 ,原来的订票订 房业务就算取消。 以后,旅行社多次派人与郑某协商,但始终没有结果。在这种情况下 ,旅行社将 郑某告上法庭 ,法庭判决旅行社与郑某旅游合同成立,并由郑某承担旅行社由此产生的经 济损失。 分析与处理: 该起旅游案例的核心问题是在于 “电话、传真”等方式的交往形式是否符合我国 《合同法》的要求,是否具备了合同的要件。郑某因业务需要通过电话委托旅行社代办机 票和订房业务 ,旅行社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操作,并以电话形式告诉了郑某的秘书林小姐, 第二天旅行社又收到郑某的传真,同时约定取票付款。到了取票付款的时间,郑某又以找 到比这更便宜的价格以及没有和旅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