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构造法
解数学问题时,常规的思考方法是由条件到结论的定向思考,但有些问题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来寻求解题途径却比较困难,甚至无从着手。在这种情况下,经常要求我们改变思维方向,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而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新途径。
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数学家,如欧几里得、欧拉、高斯、拉格朗日等人,都曾经用“构造法”成功地解决过数学上的难题。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而灵活、 巧妙的构造令人拍手叫绝,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增添色彩,更具研究和欣赏价值。近几年来, 构造法极其应用又逐渐为数学教育界所重视,在数学竞赛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构造需要以足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较强的观察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前提, 根据题目的特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已知”与“所求(所证”)之间的联系纽带,使解题另辟蹊径、水到渠成。
用构造法解题时,被构造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按它的内容可分为数、式、函数、方程、 数列、复数、图形、图表、几何变换、对应、数学模型、反例等,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些想法的实现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不可生搬硬套。但可以尝试从中总结 规律:在运用构造法时,一要明确构造的目的,即为什么目的而构造;二要弄清楚问题的特 点,以便依据特点确定方案,实现构造。
再现性题组
1、求证: y ?
x 2 ? 10
? 10
x 2 ?
x 2 ? 9
(构造函数)
? 1 ?? 1 ? 25
x ??2、若x 0, y 0, x + y = 1,则? x
x ?
?
?
3、已知0 ? a ? 1, 0 ? b ? 1,求证:
? y ? ?
y?? ?
y
(构造函数)
4
a 2 ? b2(a ?1)2 ? b
a 2 ? b2
(a ?1)2 ? b2
a 2 ? (b ?1)2
(a ?1)2 ? (b ? 1)2
2
2(9 ? x 2 )b2
2(9 ? x 2 )
b2 ? bc ? c2
a 2 ? ac ? c2
? 9 ,并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构造向量)
a 2 ? ab ?
a 2 ? ab ? b2
? 当且仅
当 1 ? 1 ? 1 时取等号。(构造图形)
b a c
x6、求函数 y ? ?
x
1?
1? x
再现性题组简解:
t 2 ? 1
1、解:设t ? x 2 ? 9(t ? 3) 则 f (t) ? y ? ,用定义法可证:f (t)在[3,??) 上单
t
t 2 ? 1 t 2 ? 1 (t
? t )(t t ?1)
调递增,令:3≤ t ? t
1 2
则 f (t
1
) ? f (t
2
) ? 1 ? 2 ? 1
t t
1 2
2 1 2 ? 0
t t
1 2
∴ y ?
x 2 ? 10 ? f (3) ? 33 ? 1 ? 10
x 2 ?
x 2 ? 9
2、解:左边?
x ? y
? xy ? 1
? 2 ? xy ? 1
令 t =
xy,则
0 ? t ? ? x ? y ?2 ? 1
y x xy xy
? ?,f (t) ? t ? 1 在(0, 1 ] 上单调递减 ∴ f (t) ? f ( 1 ) ?
? ?
,
? 2 ? 4
t 4 4 4
3、解:构造单位正方形,O 是正方形内一点,O 到AD, AB 的距离为a, b, 则|AO| + |BO| + |CO| + |DO|≥|AC| + |BD|, 其中| AO |? a 2 ? b2 ,
| BO |? (a ? 1)2 ? b2
| CO |? (a ?1)2 ? (b ? 1)2
| DO |? a 2 ? (b ? 1)2
又:| AC |?| BD |? 2
∴ a2 ? b2 ? (a ?1)2 ? b2 ? a2 ? (b ?1)2 ? (a ?1)2 ? (b ?1)2 ? 2 2
另解:从不等式左边的结构特点容易联想到复数的模,将左边看成复数Z1=x+y i
, Z2 = x +(1- y)i ,Z3 = 1 - x + y i ,Z4 = 1 - x +(1- y)i 模的和,又注意到Z1
+ Z2
+ Z3
+ Z4
= 2 + 2 i , 于是由 z + z + z
1 2 3
+ z ≥ z ? z
4 1 2
z ? z 可得
3 4
x2 ? y2 ? x2 ? (1? y)2 ? (1? x)2 ? y2 ? (1? x)2 ? (1? y)2 ? 22 ? 22 ? 2 2
4、解:不等式左边可看成 7 与 x 和 2 与 9 ? x2 两两乘积的和,从而联想到数量积的
坐标表示,将左边看成向量a =( 7 , 2 )与b =( x,
9 ? x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少年吸烟危害》课件.pptx VIP
- 浙大中控ECS-100控制系统介绍.ppt VIP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Premiere Pro CC视频剪辑基础教程-全套PPT课件.pptx
- 浙大中控ECS-700系统概要.pdf VIP
-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吨球形六方氮化硼聚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学教案课程设计.pdf VIP
- 满分优秀作文——《科技浪潮,筑梦未来》.docx VIP
- 雅安百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吨球形六方氮化硼聚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pptx VIP
- 浙大中控ECS-700控制站硬件使用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