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1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传感器与 检测技术 ;;;;;;;;;;;本教学大纲要求: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检测技术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前提条件和必要设备,传感器是自动检测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自动测控系统的重要环节,一切科学实验和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是通过传感器转换为容易传输与处理的信号。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测量电路及各种应用,熟悉非电量测量的基本知识及误差处理方法,熟悉工业过程主要参数的检测方法,了解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具有正确应用传感器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先修《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测量技术》,本课程也是《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必选课程。 ;本科教学计划安排;参 考 文 献; 17 张宏建,蒙建波.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8 费业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6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19 黄俊钦.静、动态数学模型的实用建模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20 马修水. 瑞士SYLVAC电容测量系统的发展. 工具技术,1989 (12): 36-40 21 于静江,周春晖.过程控制中的软测量技术.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13(2):137-144 22 骆晨钟,邵惠鹤.软测量技术及其工业应用.仪表技术及传感器.1999,(1):32-39 23 徐科军. 容栅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4 徐科军.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实用研究方法.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25 徐科军,陈荣保,张崇巍. 自动检测与仪表中的共性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6 刘存,李晖. 现代检测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7 王伯雄. 测试技术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8 彭军.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9 徐科军.流量传感器信号建模、处理及实现.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机械制造业 化工行业 烟草行业 环境保护等部门 现代物流行业 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中 文物保护领域 综上所述,自动检测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是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自动控制中,如果对控制参数不能有效准确的检测,控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转换成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且便于应用的某些物理量(通常为电量)的测量装置。 测量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变量变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使之能在输出单元的指示仪上指示或记录仪上记录;或者能够作为控制系统的检测或反馈信号。 输出单元:指示仪、记录仪、累加器、报警器、数据处理电路等。 ;测试系统;;;;;;;;;;;;;;;;① 实际相对误差。 (1.3.6) ② 示值相对误差。 (1.3.7) ③ 满度(引用)相对误差 ;;;;;;;;;图1.3.2 三种不同值的正态分布曲线;;;;;表1.3.1几个典型 t值的概率情况分析;图1.3.3 单次测量列极限误差 ;;;;(1)理论分析及计算 因测量原理或使用方法不当引入系统误差时,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的方法加以修正。 (2)实验对比法 实验对比法是改变产生系统误差的条件进行不同条件的测量,以发现系统误差,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现恒定系统误差。 (3)残余误差观察法 根据测量列的各个残余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变化规律,直接由误差数据或误差曲线图形来判断有无系统误差,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现有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 ;;;;;;1.3.7测量不确定度;;;;3.标准不确定度的定义与评定 (1)标准不确定度u 以标准偏差表示的不确定度就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测量结果通常由多个测量数据子样组成,对表示各个测量数据子样不确定度的偏差,称为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用ui表述。标准不确定度有A类和B类两类评定方法: A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指用统计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用符号uA表示。 B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指用非统计方法得到的不确定度,即根据资料或假定的概率分布的标准偏差表示的不确定度,用符号uB表示。 ;(2)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通常可以采用下述统计与计算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对被测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2007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