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由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由来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嗨, 张灯又结彩呀嗨, 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 亲爱的工友们呀嗨, 亲爱的农友们呀嗨, 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站在革命最前线, 不怕牺牲冲向前, 为的是政权呀嗨, 为的是政权呀嗨, 工农专政如今已实现。 亲爱的工友们呀嗨, 亲爱的农友们呀嗨, 今日是咱解放的第一天。 …… 这是广大群众最喜爱的一首民歌。她曲调优美.歌词动听,如春雨浇洒,似清泉涌流。她伴随着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上演,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几十年来为广大群众所传唱,经久不衰。 读者朋友,你知道这首民歌的由来吗?你知道他的创作者是谁吗?这是流传在豫南大别山区的—首民歌,他的创作者是一位红军战士,他叫王霁初。 王霁初,河南商城人。1893年出生在商城县一个地主家庭。从小读私塾,并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青少年时期就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他看到感兴趣的事情,随口就能涌上几句诗句。中学时,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学校成绩名列前茅。“九一八”事变,他回到商城。组建了一个戏班子,学唱京戏,并负责教唱京戏,自己当导演,轰动了整个商城县城。 1929年5月,中共商城党组织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走装割据的道路,在周维炯、许其虚的带领下,发动了商城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创建了豫东南根据根据地。1929年12月25日,在周维炯的带领下,红三十二师打开了被反动政府长期统治的商城县城,广大劳苦大众获得新生。商城县城家家张灯结彩,个个喜笑颜开。为了纪念商城的解放,党组织决定将商城改名为赤城,还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组织——赤城县苏维埃政府。 为了庆祝赤城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表达群众喜悦的心情,广大人民群众一致要求要唱唱新建立的苏维埃。由于王霁初是地主出身,商城解放后,他的弟弟曾被红军传讯,她也被红军叫去回答一些问题。红军领导对他的印象非常好。没想到红军领导的这次约见使他后来改变了命运。他对红军领导的这次谈话非常感兴趣。他回家的当天夜里就写了一首赞美红军打开商城的歌。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交到红军指挥部,并自报奋勇组织群众教唱,以此来感谢红军的到来。歌词是这样写道: “民国十八春, 红军打商城, 打得名团乱纷纷, 喜坏我穷人, 二十五清早, 红军计划好, 手提油条肩扛草, 就把城破了。 ……” 红军领导一看,认为王霁初有文化底蕴,喜欢艺术,能歌善舞,特别是对民歌、戏曲和有一定的造诣。于是,红军领导就派人把他找来,给他做思想工作,动员他参加革命。王霁初在红军领导的宣传鼓励下,决定背叛自己的家庭,投身革命。于是,红军领导就把宣传苏维埃的任务交给了他。王霁初受领任务后,心情非常高兴。一连几天睡不着觉,反复考虑,仔细的揣摩。怎么才能把群众欢庆苏维埃的心情表达出来呢?思来想去,突然,一股歌唱新世界的强烈激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嗨, 张灯又结彩呀嗨, 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 亲爱的工友们呀嗨, 亲爱的农友们呀嗨, 唱一曲国际歌, 庆祝苏维埃。 …… 歌词写成后,王霁初考虑来考虑去,配上在大别山地区很流行的《八段锦》这首欢快的曲子,后经赤城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文化委员会主任吴靖宇同志的修改,定名为《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大家所喜爱的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为了发挥王霁初的作用,红军领导在他成立京剧戏班子的基础上,成立了红日剧社,并任命他为团长。让他带领剧社的红军战士活动在鄂豫皖广大地区,自编自演反映红军“打土豪分田地”以及根据地热火朝天的景象。 由于《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每当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成立,根据地人民就载歌载舞唱着这首歌欢庆胜利。从此,这首歌像张开翅膀的春燕,从大街飞到小巷,从县城飞到了乡村,飞过了山山水水,传遍了整个鄂豫皖苏区。 1932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到达四川后,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王霁初也随红四方面军离开了大别山到了四川。这首歌随着红四方面军的到来也传到了四川。不久,王霁初这位红军宣传骨干在一次和敌人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虽然王霁初牺牲了,但他创作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却流传了下来,并越传越远,以至到现在全国各地都会唱这首红歌。 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的来由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争论不休。江西省说出自他们那里,理由是他们是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最早创建了中央苏区,也是最早成立苏维埃政府的地方。四川省说出自他们那里,理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就连产生在大别山根据地的这首歌在鄂豫皖三省也引起了争论,商城说出自他们那里,新县说出自他们那里,湖北红安也说出自他们那里,安徽金寨县说出自他们那里。到底出自哪里呢?经过一番争论,大家一直认为出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比较合乎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