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艺术价值
1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历史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翻开《豫南革命史》、《新县革命史》等党史、革命史著作,上面清晰地记载着: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保大朱家宣告成立,参加大会代表120多人,大会选举陈炳煌为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这是鄂豫皖苏区建立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人民欣喜若狂,载歌载舞,激情满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庆祝工农民主政权的成立”。大会上人民就唱起了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人民的兴高采烈,作者的激情澎湃。合着这轻快明朗的曲调,激情豪迈的歌词。因此这首歌一经唱出,立即被广大人民所接受,为各个革命区所喜爱。
解放后,《八月桂花遍地开》曾被数次改编,被展演,被传唱。之后还被编辑到各种版本的民歌书籍中出版,选进中小学音乐教材之中,成为全国红歌中的经典。正当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红遍全国的时候就有学者去探究它的诞生之处。但是这个问题被人们提出来后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明确的答案,对它的不停地激烈的争论困扰着人们,也是因此更能体现它的存在的价值。
2 《八月桂花遍地开》在发展中体现出的艺术价值
《八桂》是一首流传已久的革命民歌,民歌基本上都是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加工改编,所以它在传唱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发生变化。
2.1 最初的《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桂》是根据大别山民歌《八段锦》改编而来,最初的歌词是:代表群众得利益,由你罢免和选举,不是讲威武,不是讲威武,人人都能监督这政府,亲爱的工友们那,亲爱的工友们那,这政府靠咱们一致来拥护。……这首是更加具体的写出老百姓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方针,起到的是宣传作用。
2.2 《东方红》中《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是我们目前所熟知的《八桂》,它来自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1959年作曲家李焕之与词作家霍希扬改编成一首民歌合唱。1964年又以女声合唱加舞蹈表演的形式出现,重现1929年民众庆祝苏维埃成立的热闹场面,唱词较之前更有艺术性。全曲共四段,第一段不变。
第二段:红军队伍真威风,百战百姓最英勇。活捉了张辉瓒呀,打垮了罗卓英呀,粉碎了蒋贼的大围攻。
第三段:一杆红旗飘在空中,红军队伍要扩充,保卫工农新政权,带领群众闹革命,红色战士最光荣。
第四段:一杆红旗飘在空中,红军队伍要扩充,亲爱的工友们那啊,亲爱的农友们那啊,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
《八月桂花遍地开》因为《东方红》的成功上演,被新一代的人民所熟悉瞬间红遍全国,成为经典的红色歌曲。
2.3 《八月桂花遍地开》艺术价值
2.3.1 歌词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特征
《八月桂花遍地开》与原民歌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体现在歌词内容上,原民歌《八段锦》主要是描写,男情女悦,以歌颂爱情为主,原歌词为:小小鲤鱼压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头摇尾巴摆呀啊/头摇尾巴摆呀啊/打一把小金钩呀钓上来/小呀郎来呀.小呀郎来呀/不为奴家咋到此处来。/小小鲤鱼压红腮/上江跑到下江来/上江吃的是灵芝草/下江吃的是苦青苔/不为仁兄我不来……。改编后《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是以歌颂共产党、红军、苏维埃政权。新歌词为: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张灯又结彩/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们/亲爱的农友们/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这是它当时能广泛流传的决定因素。这首民歌对原民歌的最大的发展也是在歌词内容上,由于歌词内容的发展与改变,原来轻松活泼,热闹欢快的基本情绪不仅得到继承,而且增添了喜悦热烈的新情绪,成为了一首抒发人们心声的革命颂歌,正是由于新民歌在内涵和情绪上的改变,在艺术上得到了升华,才能使它迅速流传开来。所以在进行民歌的改编的过程中,要在继承原有的形式和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结合完美,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新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何能改编如此成功,另外有一个原因是利用当地人们最喜欢的桂花来做为歌词的开始,以桂花入手想到了金秋八月,桂花飘香,沁人心脾,穷人翻身后,心里比吃了桂花糖还甜,想到了苏维埃成立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庆场面,所以歌词贴近生活,经唱不衰,成为红色经典歌曲重要因素。
2.3.2 是旧曲填新词的雏形
我们认为《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民歌,系由当地民歌《八段锦》经填词后不断发展而来。1929年8月到12月间产生,王继初、罗银青等革命前辈在这首民歌的最初产生阶段构建了旧曲填新词的雏形,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人民群众审美创造的艺术结晶。
2.3.3 对民歌改编的影响
《八月桂花遍地开》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歌词内容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月桂花遍地开》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分析.doc
- 《八月桂花开》中红色歌剧文化传播探究.doc
-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由来.doc
- 唱响《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红军女歌手.doc
- 歌剧《八月桂花开》的民族化探索.doc
- 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创新路径探究.doc
- 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叙事创新评析.doc
- 论《八月桂花遍地开》经典化路径与要义.doc
-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中“桂花”的角色形象分析.doc
- 对桑植民歌保护与传承探析.doc
- 2025年拍卖师慈善拍卖项目整体策划与方案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从危机中寻找机遇的品牌重塑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房地产在建工程拍卖的成交确认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后疫情时代消费心理与投资偏好对拍卖市场的影响分析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激励性语言的文化适应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拍卖纠纷处理中的心理学应用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拍卖师拍卖APP的用户体验与沟通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应对竞买人恶意串通与围标的控场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气体检测分析系统.pdf
最近下载
- 河北图集 J14J137 住宅厨房、卫生间ZDA排气道系统构造.docx VIP
- 血友病与血管性血友病.pptx VIP
- 学堂在线 运动与健康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一带一路国家保险市场深度分析-泰国 2025.pdf VIP
- 第八章 环境生物材料.pdf VIP
- 风电项目电网接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pdf
-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8张)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精华】(完整版)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标准(word).doc VIP
- 学堂在线 运动与健康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GB∕T 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