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平肝熄风药.docxVIP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平肝熄风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平肝熄风药 磁石 〔性味、归经〕辛、咸、寒。入肝、肾、心经。 〔功效与应用〕 1、平肝潜阳:本品质重沉降,能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常与石决明、钩藤、升麻、白芍等配伍同用。 2、益肾聪耳:本品味咸入肾,重坠下沉,补肾精,坠逆气,通窍聪耳,用治肾精亏损之耳窍闭塞鸣聋,常与石菖蒲、五味子、熟地、山萸肉、泽泻、茯苓等相伍,如耳聋左慈丸。本品为治疗耳鸣耳聋之要药,适当配伍,可用治各种耳鸣耳聋。治疗阳虚耳鸣耳聋,可与附子、巴戟天、川椒、猪肾等同用;用治风邪犯耳之聋鸣,可配伍防风、羌活、木通、桂心等;用治风热毒邪炽盛,上干耳窍之鸣聋,可合以大黄、栀子、升麻、黄连等;亦可合木通、石菖蒲等浸酒饮以通窍开闭;合鸡膏、菖蒲、杏仁、巴豆等同捣塞耳,或单用磁石塞耳,口含铁块相吸,亦可导气通窍。 〔用法用量〕内服:10~30g,须煅透。外用适量。 龙骨 〔性味、归经〕甘、涩、平。入心、肝、肾经。 〔功效与应用〕 1、平肝潜阳:本品生用重坠甘涩,能镇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眩晕、耳鸣、耳聋、鼻衄,常与牡蛎、龟版、白芍、代赭石、牛膝配伍同用,如镇肝熄风汤。 2、收湿敛疮:本品煅用可收湿敛疮,止血。用治耳鼻疳疮湿烂,常与海螵蛸、枯矾、黄柏等研末敷撒;用治脓耳,可与枯矾、海螵蛸、胭脂、冰片研末吹布,如红棉散;亦可单用研末吹鼻止衄。 〔用法用量〕内服:10~30g。外用适量。 牡蛎 〔性味、归经〕咸、涩、微寒。入肝、肾经。 〔功效与应用〕 1、平肝潜阳:本品性寒质重,益阴潜阳,适用于肝阴不足,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鼻衄,常与龙骨、龟版、代赭石、牛膝等同用,如镇肝熄风汤。 2、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软坚,化痰散结,用治瘰疬痰核,常配伍贝母、玄参,如消瘰丸。气血痰浊凝聚而致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肥厚,喉底小瘰成片肿赤,喉核红肿日久不消,鼻窒鼻甲肿实坚硬,均可随证应用。 〔用法用量〕内服:10~30g,生用。 石决明 〔性味、归经〕咸、微寒。入肝、肾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咸寒质重,清肝火,补肝阴,镇浮阳,为平肝潜阳之要药,适用于阴虚肝旺,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常配伍天麻、钩藤、牛膝、黄芩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 〔用法用量〕内服:10~30g,宜生用久煎。 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入肝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甘平柔润,入肝经,育肝阴,平肝阳,为熄风定眩之要药。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常以本品配伍钩藤、石决明、山栀、牛膝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若属风痰眩晕,亦可与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等相伍为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用法用量〕内服:3~10g 钩藤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肝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微寒质轻,平抑肝阳,疏散风热,适用于肝经风热及肝阳上亢所致眩晕、耳鸣、耳聋。常与天麻、石决明、山栀、牛膝等配伍同用,如天麻钩藤饮。 〔用法用量〕内服:3~10g。 白僵蚕 〔性味、归经〕辛、咸、平。入肝、肺经。 〔功效与应用〕 1、祛风止痉:本品味咸性平,能平熄肝风,祛风解痉,可用于邪犯头面耳窍经络之口眼斜。常与白附子、全蝎等同用,如牵正散。 2、化痰利咽:本品气味俱薄,味辛发散,功能宣散肺经风寒,化痰利咽止痛,用治风寒侵袭之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常与荆芥、防风、薄荷、桔梗配伍,如六味汤。取本品化痰利咽之长而适当配伍,可用于各种咽喉病证。本品又为喉科常用外用药,可单用研末或合于喉科吹药中吹喉,以化痰消肿利咽。 3、化痰散结:本品咸能软坚,辛能散结,可用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鼻息肉及鼻甲肥大等。多与玄参、贝母、天花粉、乌梅等相须为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吞服,1~2g。外用:研末作吹药。

文档评论(0)

hyh25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外科护理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6日上传了中级外科护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