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乐作品《春思曲》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引言
黄自的艺术歌曲所追求的是民族化,蕴含着相当浓厚的中国哲学思想。黄自先生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都是西方作曲技巧与中国传统作曲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如《花非花》《天伦歌》《南乡子》《思乡》等,其中,《春思曲》是黄自所创作的众多艺术歌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本文从《春思曲》的歌词语言、钢琴伴奏、曲式结构、演唱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如何更准确地把握黄自艺术歌曲的情感韵味,从而使中国的艺术歌曲更好、更深地被挖掘和传播。
二、《春思曲》的创作背景
黄自,字今吾,江苏川沙人,如今属于上海市。他是我国20 世纪30 年代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的重要代表,是中国近代音乐新纪元的开拓者,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西方作曲技巧是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的。回国后,他将自己在西方学习到的近代专业作曲的理论系统地传授给中国的学子。黄自喜欢对音乐教材进行编创,与韦瀚章等同时代的人共同编创了《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等一些与音乐教育专业有关的书籍。
韦翰章是与黄自同一时期的诗人,典雅精致、清新脱俗、富有韵律美和意境美都是他的创作风格。《思乡》《花非花》《春思曲》等作品的歌词都是韦翰章先生所作,《春思曲》这首歌的歌词还具有古典诗词七言律诗的韵味。曲作者黄自非常青睐韦翰章的诗词,《春思曲》是黄自先生根据韦翰章的这首诗词的韵律而创作的,他进行了十分大胆的构思和精心的设计,将西洋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融会贯通,强调诗词意境和音乐曲调的完美结合,并且与钢琴伴奏相结合。《春思曲》在黄自的笔下旋律清丽婉转、细腻抒情,钢琴伴奏与诗歌完美契合,提升了这首歌曲的音乐美感,也达到了最佳的艺术效果。韦瀚章创作的诗词简约婉转,极具内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情绪起伏较大,读来意趣盎然。
三、《春思曲》的艺术特征
(一)钢琴伴奏分析
钢琴伴奏声部是艺术歌曲的三要素之一,黄自的艺术歌曲的钢琴声部非常精彩。虚实结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所关注的,而黄自在以诗词为主要创作的艺术歌曲中,钢琴声部也采用了虚与实相结合的手法,使得钢琴声部更好地衬托出了整首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美。
《春思曲》的写意性与写实性主要体现在钢琴伴奏与歌词的结合上,开始伴奏左手不弹,并且标记了“piano”弱起以及“sempre deli cato”始终保持很弱的记号。从第二小节开始,右手仍然像前面一样,保持平稳,但它的进行是在逐渐做二度级进的下行,左手主旋律的进入,使歌曲的情、景、人融为一体。右手以均匀的三连音模仿淅淅沥沥的夜雨声,并且一直保持到第一段结束,而第一段的歌词恰好也是在描写这种夜晚淅淅沥沥的下雨声。所以伴奏者在弹奏时指尖要适度绷紧,但是手腕保持放松、松弛的状态,才能弹出夜晚雨声的颗粒感与连绵不断的感觉。而在诗歌中“雨”这个元素本身就表达了忧愁焦虑的感情色彩,第一段的钢琴伴奏的右手部分不能弹得太强、太突出,需要重点突出的是左手的旋律。
歌曲的第二段与最后一段都是写意性的部分。第二段歌词表达出的是一种忧伤惆怅的心情,钢琴的右手部分是十六分音符回旋式的分解和弦琶音,音乐织体变得更加密集,与左手上下起伏的大线条配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烦躁、迷失的情感,歌曲的情绪变得更加高涨。此时歌曲中描述的女子正好是在借景抒情,情绪无可奈何却又急切。此段右手的十六分音符的分解琶音不需要弹奏得非常清楚,但也要清晰地弹出和声的变化走向,左手的大线条起伏的旋律线要弹得连贯,以便表现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
最后一段则重点表达了《春思曲》的主题——忆郎,第19 小节的左手的重音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歌曲中女子思念郎君时急切的心理反应,所以必须重点强调此段左手的重音。全曲的尾声又是夜晚中模仿雨滴声响起的三连音,与歌曲的开始形成呼应,也是作者在描写歌曲中女子回到了现实中的情感。
(二)曲式分析
《春思曲》是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该歌曲层次清晰,结构工整,旋律流畅、简洁,三个乐段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
第一乐段(1-10 小节)是复拍子,此段落的调式是以d 自然小调与d 和声小调为主。d 小调的运用巧妙地与歌曲第一乐段所描述的主人公对郎君相思的悲伤而又浪漫的情感色彩相呼应。第一乐段分为两个乐句,1-5小节是第一乐句,歌曲一开始就标有“缓慢地、舒缓地(Adagietto)”的表情记号以及p(弱)的力度记号,在歌曲的前奏处就以均匀细腻的柱式和弦的三连音的节拍和小三度音程做弱的力度处理,与歌曲中细雨滴答地落在石头上的情景相结合;6-11 小节为第二乐句,此乐句是歌曲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与歌曲开头旋律相似,进行到歌曲的“浅”字时调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f 小调的和声色彩在第8-10 小节开始出现,加入“rit”的音乐记号,做渐慢处理。
第二乐段(11-17 小节),这是一个调式调性丰富的乐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