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盾风景谈
导入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那篇散文曾以它崇高的境界和强烈的感情激动过我们的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和它并称为姊妹篇的作品《风景谈》。
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2.学习本文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的写法。 3.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的生活,体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
PART ONE作者背景01
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他的《春蚕》《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与叶圣陶、郑振铎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组织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背景 本文是作者1940年访问延安后在重庆写。 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为期五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到重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茅盾写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因为这篇散文发表于国民党统治区,作者不能不用比较含蓄的写法来表达自己意在言外的思想感想。
1段:妩媚:姿态美好。2段:颀( )长:(身量)高;颀,修长高大。摇曳:摇荡。掮( )着犁:掮,用肩扛(东西)。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粗朴:粗犷朴素。qíqián字词
3段:干坼( ):坼,裂开。汤( )汤:水流大而急。浅( )浅:形容水流声。铁锹( )掬( ):双手捧。静穆:安静庄严 ?4段:濑( ):湍急的水。chèshāngjiānqiāojūlài字词
5段:促膝:促,靠近。偎( )依:亲热地靠着,紧挨着。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自己感到满足。6段:内生活:指内心精神世界。9段: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wēi字词
PART TWO文本研读02
整体感知 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给这些画面分别拟出小标题,同时理出课文结构。六幅画面: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欢歌石洞共读、桃林小憩、北国晨号
沙漠驼铃高原归耕
延河夕照
石洞雨景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
整体感知划分结构沙漠驼铃(1): 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人类比自然伟大 。高原归耕 延河欢歌 (2-4):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石洞共读 桃林小憩(5-8):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北国晨号(9-10):清晨山峰上战士雄姿——民族精神的化身,伟大中最伟大者。
文本研读第一部分赏析:沙漠驼铃1、第一个画面为什么写塞外沙漠,作者为何从这里入手???1.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更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2.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
文本研读2、第一段描写了“沙漠驼铃”,揭示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观点,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衬托的手法:即以“最单调最平板”的沙漠作为背景,衬托出由于人的活动而使这幅画面“完全改观”,从而揭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文本研读二是先抑后扬的手法。 即先说沙漠的广袤、苍茫、寂静,表现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再说驼队(即人)在其中的活动使得这幅“风景”“完全改观”,进而突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三是表达方式上记叙、议论、描写和抒情相结合。 即先在叙述议论中结合描写,写出沙漠的广袤、苍茫、寂静的特点,肯定其也是一副“风景”;写驼队时,则在叙述议论中同样结合描写,写出驼队的生动、丰富、富有活力的特点,又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揭示这幅画面给人的强烈感受,进而说明“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文本研读第二部分赏析:高原归耕、延河欢歌两幅风景均以“黄土高原”为背景,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具体区别?? “高原归耕” 以描写、记叙、抒情为主,在描写梯田庄稼中体现出陕北风土特色,同时引出对晚归农人活动的叙述,其中夹杂着作者对他们的欣赏和愉悦之情。 “延河欢歌”以记叙、抒情为主。在这幅风景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荷花淀》-【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_《灯》-【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写作】写景如在眼前-【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2.1《诗二首+我愿意是急流》-【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2.1《诗二首+雨巷》-【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2.2《荷塘月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2.3《林黛玉进贾府》-【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2.4《最后一片叶子》-【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_《无衣》-【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 3.1《伐檀》-【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