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图书馆的重要课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消息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阅读与休闲是我成长经历中一个快乐的同义词。每每与它亲近, 我都能获得大量鲜为人知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眼界为之大开。70年代初, 我还在读初中。一次送语文作业本进办公室, 第一次见到报架上的《参考消息》, 我很惊喜, 也很纳闷:《参考消息》“参考”什么呀?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那上面不是报道外国的消息, 就是外电对中国政局、经济形势的评论, 内容就像刚出炉的烧饼, 散发出新鲜的麦香;它见解独特, 闻所未闻, 一看而不能止。时间凝固了, 不知什么时候校长走到了我身后:“去去去!这报纸学生不能看!”酒瓶底子似的镜片后面射过来森严的目光, 粗声粗气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我抱头鼠窜而去。好长一段时间, 我不敢再进办公室。想看《参考消息》, 又怕见校长, 奈何? “参考”后的快乐迅速转为在同学中炫耀的资本。我讲了美国, 说苏联;说了越南, 再讲柬埔寨……俨然成了一位新闻发言人, 出尽了风头。大家围着我, 贪婪的目光似乎想从我嘴里掏走全部奥秘。他们张着嘴巴, 似乎在说:这小子怎么一下子知道这么多国际大事?我可不会泄露秘密, 让他们去嫉忌吧! 想看《参考消息》的愿望在以后的20年里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时隐时现。直到1989年我一脚跨进图书馆, 在报林刊海里遨游, 我才同我的“梦中情人”朝夕相处。20世纪末,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 造成我使馆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全国上下表示出极大的愤慨, 馆领导找我:“你是教师出身, 又负责社会教育工作, 搞一次国际时事讲座怎么样?请驻城官兵和学生来听听, 也是在强化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事不宜迟, 你准备一下, 明天把讲稿拿出来。”我可犯难了:时间紧, 任务重, 资料缺, 怎么写讲稿?思前想后, 茶饭不香, 哎, 有了!《参考消息》时效性强, 信息量大, 不是可以“参考”吗?翻开那几天的《参考消息》, 可以“参考”的消息真是多。譬如5月11日的《在血与火中所见所闻》;5月12日的《邵云环的春天》、《是失职还是阴谋》;5月17日的《美袭击中国使馆是个大阴谋》……佳作如云, 目不暇接啊! 经过一个晚上的消化吸收、提炼加工, 一篇关于“北约暴行”的讲稿出炉了。我在馆内讲, 也应邀走出去到机关学校讲。因为讲稿中穿插了大量的背景材料, 使听众对北约暴行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领导夸我, 同事们钦佩我, 听众为我的精彩演讲鼓掌。我心里在偷着乐:哪里是我学识渊博, 全是“参考”帮的忙啊! 邪教法轮功一时甚嚣尘上时, 多少痴迷者家破人亡。这回我向领导主动请缨, 开办“科学与神话的较量”专题讲座。我心里有底:有《参考消息》大量新鲜翔实的报导垫底, 我怕什么?轻车熟路, 肯定能给听众一个惊喜。电视台播出我讲座的实况, 报纸上登出我开办时政讲座的消息。因为“参考”的快乐, 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从30年前的一瞥《参考消息》, 到30年后编写讲稿, 参考“参考”, 这其间有信息的短缺, 有一个青年对知识的渴望。从30年前县团级以上才能订阅《参考消息》, 到30年后它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参考》的进步, 更是时代的进步。遗憾的是, 我未能与《参考消息》70年同行长征路, 而只是像插队知青一样, 在后30年里承接它洒下的知识雨露。我有“参考”的快乐, 这就够了。生有涯而学也无涯。我还要快乐地“参考”下去。近日我读到5月22日孙承斌记者采写的独家专访《聆听李敖》, 大喜过望。我复印了整整两大版, 放进我的“文档”, 也许在以后讲到李敖这一奇人时能派上用场, 我又复印了几份, 送给要好的文友, 实行资源共享。他们一个个惊喜莫名:“太好了, 谢谢你这个导航员。”“谁叫我们是朋友呢?难道我能独自“参考”吗?”没有《参考消息》, 我哪有这难得一见的潇洒?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