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唇风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唇 风 【诊断与鉴别】 【病因病机】 【辨证及治疗】 【预防与调护】 【预后及转归】 唇风是以口唇红肿、痒痛、破裂流水、干燥脱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以下唇较为多见。唇风一名首见于明代,如《外科正宗》卷四:“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西医学的慢性唇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诊断与鉴别】 本病主要表现为口唇(下唇为多)红肿、痛痒、糜烂、渗液、结痂,或唇部干燥、有纵形裂沟、脱屑,患者常自咬嘴唇以掀去未脱落的鳞屑、痂皮,引起疼痛,或嘴唇不时瞤动。 本病应与口癣在唇部的表现相鉴别:口癣以白色角化斑纹或斑片为主,可兼见糜烂、皲裂、出血,且口腔其他部位肌膜有同样病损;唇风仅在唇部出现病损,无白色角化斑纹或斑片。 【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 足阳明胃经,环口唇。素嗜辛辣厚味,脾胃湿热内生,复感风邪,引动湿热上蒸,搏结唇部而为唇风。 2.阴虚血燥 邪热内蕴或热毒蓄久,致津液营血耗伤,或温热病后,伤阴化燥,燥热循经上熏肌膜,口唇失于润养,发为唇风。 【辨证及治疗】 1.分型论治 (1)外邪侵袭 主证:唇部红肿痒痛,破裂流水,嘴唇不时瞤动,口渴饮冷,口臭,大便干。舌质偏红,脉滑数。 证候分析:风热湿邪循经上蒸,故见唇部红肿痒痛;湿热久蒸则破裂流水;风性主动,风邪偏盛则嘴唇不时瞤动;脾胃积热,则口渴饮冷、口臭、大便干;舌质偏红、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利湿化浊。 方药:双解通圣散加减。方中荆芥、防风、薄荷、麻黄疏散风邪;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清热;白术、滑石利湿;川芎、当归、白芍活血养血、散瘀肿以止痛;桔梗载药上行;甘草健脾和中。若局部肿胀甚者,加黄连、白鲜皮、金银花清热解毒;破裂糜烂流水者,加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 (2)阴虚血燥 主证:唇部燥裂、结痂,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犹如无皮之状。鼻息焮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血燥,口唇失养,故见唇部燥裂、流血或结痂,痛如火燎;燥热内生,故鼻息焮热、小便黄赤短涩;舌干少津、脉细数为阴虚血燥之象。 治法:养血祛风,滋阴濡唇。 方药:四物消风饮加减。方中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润燥;荆芥、薄荷祛风;柴胡、黄芩清热;甘草健脾和中。可酌加牡丹皮、玄参、麦冬、石斛以增强滋阴清热、养血润燥之功。若嘴唇瞤动、红肿、食少便溏、气短乏力,乃风盛脾虚之证,治宜健脾益气祛风,可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防风治之。 2.外治法 外搽法  可用黄连膏、紫归油、青吹口散油膏外搽患处,每日3~4次;或用马齿苋、芙蓉叶鲜品捣烂外敷,每日2次。 【预防与调护】 1.避免长时间风吹、日晒;气候干燥时常涂润唇油,保持唇部湿润。 2.纠正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 3.注意饮食有节,戒烟酒。 【预后及转归】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但易反复。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