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朝虎--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研究【初稿】.docx

苏朝虎--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研究【初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3: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学 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姓 名 苏朝虎 专业班级 21汉语言专升本4班 学 号 2121257433 指导教师 范春光/车晓勤 职称/学位 无/硕士、教授/硕士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立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熟语最根本的特质在于一个“熟”字,它是在人们熟知、熟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与一般语句不同的个性的。熟语能够言简意丰的表述内容,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意,定型定义的方便语用,大大提高语言的交际工具的性能。相对于词汇中的词来说,熟语是更高一级的词汇单位。因而熟语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词汇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我们在研究《围城》时发现,作家在小说中多使用成语和惯用语,而歇后语在作品中却无一例。 万言词语在非方言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往往是小说必不可少的。第一,方言中有许多词语在普通话里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是非用不可的。第二,方言中有许多词语非常富有表现力,具有很高的修辞价值。第三,方言词语在表现作品的地域色彩、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手段。钱钟书生长在江苏无锡,该地属吴语区。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作家谙熟吴方言。《围城》使用了一些方言词,有些方言词并不为读者所熟知。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 对于我们了解吴语文化,并进一步解读小说的思想内容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关于《围城》的主题,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观点是表现?“人生狐独和难以沟通”。王伟的论文《略谈(围城)的主题意蕴》,张明亮的论文《《围城〉主题:单相思》是其中的代表文章。王文认为《围城》象征世间处境,人生万事,“产生这一‘围城’现象的起因则基于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即人的精神欲求的无限性及其背面一难?忍孤独的弱点”2。张文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三个象征(泥娃娃、破墙和大钟),认为《围城》的基本内容所体现出的逻辑是事与愿违,并且指出,“事与愿违的人生常叹,与其说是‘命定’,莫如说是‘人为’,是人们彼此间的不沟通甚至相互折磨。我以为这就是《围城》题旨之所在”。 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围城》中的语言艺术研究,其中研究对象包括熟语和方言语,熟语中又有成语的性质。成语历史悠久,储藏量丰富,使用广泛,是汉语词汇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围城》中的成语结构,可以从音节的数目分析和从语法结构分析,《围城》中成语修辞的作用,《围城》中大量运用成语的原因,什么是惯用语以及惯用语的性质。方言语中我们依据许宝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对《围城》中出现的吴方言词例做穷尽分析,统计到动词共有14个。名词有9个。形容词有10个,词2个,连词和副词各1个。对其做出具体研究。 钱钟书对《围城》里的大多数人物进行了讽刺(唐晓芙这个人物除外),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所见所闻所感对他们作了辛辣而无情的讽刺。对社会风物、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讽刺对人物的讽刺背后,是作者对这些人物所处的广阔社会背景的独特透视,其中包括社会风物、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等可以折射人物内心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围城》语言艺术完善的过程,在时间上经历了近40年。《围城》的二个王要版本是作家在不同心态、情态和生理状态下的产物。开始写作《围城》时,钱钟书意热情浓,所以初刊本不免有贪多求奇的写作倾向。《围城》写完后,作者能理智地审视它,因此在修改初刊本而出初版本时,作者已经平和、冷静,故能忍痛割爱。《围城》的写作和第一次大改,作者正值盛年,精力旺盛、才华横溢,往往逞才走笔,不拘格调。到《围城》第二次大改和出定本的时候,作者已是高龄,精力不济、才情内敛,但通达明智、博大精深。这个年龄,不是创作佳期。但对作品做艺术性的修改,往往能入佳境。这时,《围城》之失,他看得更清楚,《围城》的修改自然能“剥肤存液,点铁成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围城》语言艺术的完善也是必然的。 研究意义: 《围城》的语言风格是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创作个性,体现了钱钟书的世界观、创作思想特点。作家用特殊的方式挑选和组织的材料,在自己的作品里使用方言词、外国话、古词语等最完善地,最恰当地体现自己的意图,这就形成了作家的个人风格。 《围城》使用的方言词语不多,但能酝酿一定的气氛,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方面,方言词语能够切实表现出特定人物的思想性格;另一方面,方言俗语具有鲜明的地方人文色彩,它能真实地反映该地的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和人文心理。读者通过把握这些具有地域特征、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方言词,进而理解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欣

文档评论(0)

宋城 城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