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声合唱《大海啊,故乡》的作品分析
摘要:由王立平作词谱曲的《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具有深刻的内涵,广为流传,深受大家的喜爱,后由杨鸿年改编为三声部合唱作品,比较适合于童声以及新建合唱团演唱。本文以合唱《大海啊,故乡》(以陈家海主编的《合唱(上)》中收录的版本为准)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和声、旋律、节奏与速度、歌词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合唱爱好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海啊,故乡》 合唱 作品分析
一、作者及作品背景简介
(一)作者简介
王立平,我国当代著名词曲作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几十年以来王立平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作品,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个性,且情深意切,富于哲理”,代表作品有《驼铃》《少林寺》等。
“杨鸿年,中国著名指挥家,其独特的指挥风格以及合唱训练方面的技术与修养,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誉,被称为‘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杨鸿年先生还改编、创作了百余首合唱作品及合唱练声曲,代表作品有《八骏赞》《天鹅》等。
(二)作品背景
歌曲《大海啊,故乡》创作于1982年,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这部电影主要描写了中外两代海员所经历的痛苦与欢乐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的美好心灵与国际友谊。20世纪80年代初的影片普遍有着向往新生活并愿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这首歌曲便是借对大海的感情,表达了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及祝愿之情。
二、童声合唱《大海啊,故乡》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
歌曲《大海啊,故乡》为F大调,全曲共43小节,其中1—38小节为四三拍,39—43小节为四四拍。歌曲结构简单,由两个乐段共六个乐句组成,其中A乐段为领唱或齐唱,是两乐句对比的收拢终止的方整性乐段,B乐段为三声部合唱,同样为两乐句对比的收拢终止的方整性乐段。
本作品是带有前奏和尾声的单二部曲式(重复第二乐段),其曲式结构如下:
前奏:(1—8)
A乐段:(9—16),其中包含两个乐句,a(9—12),b(13—16)
B乐段:(17—24),其中包含两个乐句,c(17—20),b1(21—24)
B1乐段:(25—32),其中包含两个乐句,c(25—28),b1(29—32)
尾声:(33—43)
(二)和声结构分析
我们以钢琴伴奏旋律为主,并结合三个声部来分析歌曲的和声进行。
前奏第一小节为主和弦,第二至第三小节为附属和弦Ⅳ的Ⅶ,解决到Ⅳ级,第四至六小节为Ⅲ-Ⅵ-Ⅱ,后两小节从属和弦回归至主和弦,使音乐情绪平稳下来,為接下来第一句的进入做好准备。
A乐段中的a乐句前两小节为主和弦,后两小节为Ⅵ-Ⅱ级和弦,b乐句前两小节为属和弦,后两小节为属和弦回归到主和弦。
B乐段中的c乐句同样由主和弦开始,第二小节出现附属和弦Ⅳ的Ⅶ,并在第三小节解决至Ⅳ级,附属和弦的出现有临时离调的作用,丰富了和声的色彩,使旋律表现的内容更丰富。第四小节进行到了Ⅲ级和弦,b1乐句为A乐段中b乐句的再现,前两小节为Ⅵ-Ⅱ级,最后两小节依然是由属和弦回归到主和弦。
B1乐段与B乐段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尾声部分的前六小节,我们看作是F大调的关系大小调转调,即d小调,这六小节的和声进行为Ⅰ-Ⅴ-Ⅰ-Ⅳ-Ⅴ-Ⅰ,后五小节回归至F大调,和声进行由属和弦回归至主和弦。
(三)旋律色彩分析
《大海啊,故乡》全曲的旋律舒展流畅,优美且平易亲切。A乐段用简单的旋律来表达真挚的情感,这段音乐的进行比较平缓,似海浪有意无意地拍打海岸,让人体会到了大海的宁静美。“进入B乐段以后,从领唱到合唱,增加了色彩的对比,使音乐形象更加饱满”。B乐段向上五度由F大调的属音做旋律的开头,音区明显升高,旋律也有了明显的起伏,将音乐情绪推向了一个高潮。尾声部分的旋律本已渐趋平缓,但三十九小节到四十小节的七度大跳又最后一次将旋律推动起来,随后在九拍的长音中由强到弱,渐渐远去消失,给人意味深长之感,为整首歌画下完满的句点。
全曲的旋律几乎没有大的跳动,二三声部多是以同音重复为主的平稳旋律线条,始终在旋律声部下方平缓地进行,以突显主旋律的音乐形象。主旋律则较多地采用了由低向高,再由高向低的曲线型旋律线,强化了音乐叙述、倾诉的风格,旋律以回环萦绕的方式展开,使依恋热爱之情得以酣畅淋漓的抒发。
(四)节奏与速度
《大海啊,故乡》为四三拍(只在尾声的最后五小节为四四拍),虽然采用了四三拍,却不同于一般的圆舞曲,它并不拘泥于强弱的规律,其“采用切分音节奏型为核心动机节奏型,表现大海的波涛起伏,文学形象与音乐形象相得益彰”,如歌曲里常见的×× ×·××|×× ×—|节奏,这种节奏型的连续使用,描绘了大海的波涛起伏,也推动着音乐向前发展。
再看该作品的速度,作品开头已标明“不快,深情地”,再结合上文旋律色彩的分析,可见,A乐段旋律平缓,好似平静地叙说故事,应用较慢的速度演唱。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