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北有高楼-ppt.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一)题解;1、《文选》:“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2、徐陵《玉台新咏》认为其中八首为汉枚乘作。 3、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提到其中一首是傅毅之作。 4、今人一般认为它并非一时一人一地之作。根据它的内容、风格,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历史,汉末文人心态的转变,以及有关史实考查,判定作者是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它所产生的年代大致在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亦即桓帝、灵帝之时。;(三)主题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地位;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句): 着重描写诗中主人公之一“歌者”所居之环境。 第二部分(第5-12句):具体描写楼中“歌者”弹唱的情形和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弹唱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13-16句):写诗人(楼外听歌人)对楼中“歌者”的无限同情,愿意成为她的知音,并与她比翼高飞,同她一道逃出樊笼,飞向自由快乐幸福的新天地。;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 ;中国旧诗有一个传统:它的文字本身往往就能引起人向某一个方面的联想。而这首诗的开头第一句“西北有高楼”,就把人引向一种脱离世俗的高寒境界。因为,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寒冷的,东南是温暖的。所以在中国的旧诗里,一提到北方或西北,就给人一种高峻、寒冷的感觉。 ;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古人常说:“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才有“知音”的说法。“音响一何悲”,说明楼下的听者已经受到“弦歌声”的感染,和楼上的歌者产生了共鸣,在心境上打成了一片。;“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一种不受拘束的想像。因为,这首诗里一共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歌者和一个听者。但是——真的有这个歌者吗?其实她完全是由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她的孤独寂寞也完全是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事实上,是由于听者自己感到孤独寂寞,所以才想像高楼之上的弦歌者也是一个和他自己一样孤独寂寞的女子。其实他是把自己一分为二了。;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易经·中孚》的爻词说: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重点在于成双成对,以此比喻人世间的幸福生活。;李白《大鹏赋》: “我呼尔游,尔同我翔”,;艺术特色;中国诗歌由民间文艺发展到文人创作的黄金时代中的一个过渡时期。《古诗十九首》所特有的“温文淳厚,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1.融情入景,借物抒情 2.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 3.善用比兴,言近旨远,语短情长 4.语言生动简洁 5.文字清新自然 6.善用叠词,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课后作业;感谢聆听!

文档评论(0)

books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