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959-2020川草引3号虉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ocxVIP

DB51T 959-2020川草引3号虉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30 B 4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959—2020 代替 DB51/T 959—2009 川草引 3 号虉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2020 - 07- 14 发布 2020 - 08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DB51/T 959—2020 目 次 前言 2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适宜种植条件 1 5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2 6 收获利用 3 2 DB51/T 959—2020 前 言 本标准代替DB51/T 959—2009《川草引3号虉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51/T 959—2009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原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术语和定义中删除了“青草”、“青干草”、“青贮饲料”、“干草捆”和“干草块”,增 加了“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 ——删除了原标准中“品种特征特性”,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川草引3号虉草”; ——把原标准中的“生产条件”改为“适宜种植条件”; ——优化了“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 ——修改原标准中“除杂”为“毒杂草清除”; ——修改了原标准中“追肥”的部分参数; ——优化了原标准中“调制青干草”和“调制青贮料”,删除了原标准中“加工成干草捆或草块”; ——增加了“放牧利用”。 本标准按照GB/T 1.1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川草生态草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游明鸿、李达旭、白史且、张昌兵、季晓菲、雷雄、闫利军、吴婍、陈丽丽、 鄢家俊、张建波、张丽霞、郑群英、王丽焕、宾莉。 本标准于2009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DB51/T 959—2020 川草引 3 号虉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草引3号虉草及繁殖的术语和定义、适宜种植条件、主要栽培技木要点和收获利用 等各项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川草引3号虉草牧草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2-2008 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川草引 3 号虉草 PhalarisarundinaceaL.cv.Chuancaoyin No.3 为禾本科虉草属根茎型多年生上繁草, 具根状茎、芽点多, 分蘖多, 叶片扁平宽大; 草产量高; 花 期粗蛋白含量比野生虉草高90%,生物碱含量比野生虉草低40%,适口性较好;抗逆性强,耐寒,耐涝; 是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品种,登记号为341。 3.2 种子繁殖 seed reproduction 通过播种建植草地。 3.3 营养繁殖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利用植株的营养器官,如根状茎、地上茎或单株等建植草地。 4 适宜种植条件 4.1 区域选择 选择海拔1650m ~ 3800m的冷凉湿润气候区域种植。 4.2 地块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草甸草原和平坦草地种植。适宜pH值4.9 ~ 8.4的土壤生长。 5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5.1 地块整理 2 DB51/T 959—2020 5.1.1 地面清理 土地翻耕前, 清除地面的石块、垃圾、毒杂草等杂物。毒杂草清理宜于毒杂草返青后选择晴朗天气 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灭生型除草剂,具体用药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5.1.2 整地及施基肥 精细整地,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可施用农家肥18000 kg/hm2 ~ 22500 kg/hm2作基肥,也可用氮磷钾 复合肥(15-15-15)225 kg/hm2 ~300 kg/hm2做基肥;再用旋耕机把土块耙细、旋平。 5.2 草地建植 5.2.1 种子繁殖 5.2.1.1 种子要求 选择经法定种子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142-2008中规定三级以上(含三级)。 5.2.1.2 播种时期 日均气温达 7℃ ~ 8℃即可播种。川西北高寒区一般5月~6月播种, 温带地区一般4月~7月播种。 5.2.1.3 播种方式方法 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40cm ~ 60cm。可单播亦可混播。 5.2.1.4 播种量 建单播草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