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588-2019大熊猫食用竹笋保鲜技术规范.docxVIP

DB51T 2588-2019大熊猫食用竹笋保鲜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588—2019 大熊猫食用竹笋保鲜技术规范 2019 - 04 - 16 发布 2019 - 05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DB51/T 2588—2019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竹笋采摘 1 5 冷库消毒与预冷 1 6 竹笋堆放处理与首次臭氧处理以及储藏过程中后续保鲜处理 2 7 品质检验 2 8 饲用 3 9 保鲜储藏时间 3 II DB51/T 2588—2019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蓉、黄河、张志和、王成东、吴孔菊、兰景超、黄祥明、刘玉良、蔡志刚、 王海瑞。 1 DB51/T 2588—2019 大熊猫食用竹笋保鲜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熊猫食用竹笋保鲜冷库消毒、竹笋采摘、竹笋入库预冷、竹笋首次臭氧处理以及储 藏过程中后续保鲜处理、品质检验、饲用和保鲜储藏时间的各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大熊猫食用竹笋的保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大熊猫食用竹笋 giant panda edible bamboo shoots 大熊猫主要食用竹种的笋子,主要有白夹竹笋、刺竹笋、三月笋、拐棍竹笋等。 3.2 失重率 water loss rate 失重率是采用称量法, 测出储藏前和储藏后竹笋的重量, 计算出储藏过程中因蒸腾、植物生理生化 等作用致使竹笋失重的百分率。 4 竹笋采摘 大熊猫食用竹笋采摘长度为30±10cm长的新鲜竹笋,采摘后12小时内送入冷库。 5 冷库消毒与预冷 2 DB51/T 2588—2019 5.1 冷库消毒 采样浓度为 0.1%高锰酸钾溶液喷淋地面, 墙壁及顶棚, 密闭冷库2~3小时, 进行消毒。消毒后打 开冷库门通风换气1天, 通风不良的位置使用冻库风扇辅助换气。 5.2 冷库预冷 竹笋入库前,进行库温设置并恒定在2±1℃。 6 竹笋堆放处理与首次臭氧处理以及储藏过程中后续保鲜处理 6.1 竹笋堆放预冷 堆放新鲜竹笋时,单根竹笋直径为一层堆放高度,新鲜竹笋堆放层数小于4层。关闭冷库门, 待库 温再次恒定在2±1℃时,在此库温下对竹笋预冷2小时。 6.2 竹笋首次臭氧处理 竹笋预冷结束,维持库温在2±1℃,设置相对湿度为94±1%。待冷库内相对湿度达到94± 1%,对竹 笋进行首次臭氧处理。首次臭氧处理浓度为35±5mg/m3 ,持续时间1小时。首次臭氧处理结束, 即完成 竹笋入库处理工作。 6.3 竹笋储藏过程中后续保鲜处理 竹笋储藏过程中,后续保鲜处理要求将库温恒定在3±1℃,相对湿度维持到92± 1%,每隔24小时对 储藏竹笋进行臭氧处理1次。每次臭氧处理浓度为25±5mg/m3 ,持续处理20分钟。 在竹笋储藏保鲜期间,应尽量减少进出冷库次数。 7 品质检验 3 DB51/T 2588—2019 7.1 感官评定 竹笋放置过程中会出现萎焉、笋顶出绿、霉变等衰老症状,根据不同情况将竹笋分为5个等级: 0级:笋切口鲜艳,色白肉质新鲜,壳叶有光泽; 1级:笋切口微干皱,色较白,肉质新鲜,壳有少许光泽; 2级:笋切口出现粘性物,表层开始腐坏,壳叶色泽暗绿或暗黄; 3级:笋切口变褐,出现大量粘性物,有异味,壳叶出现霉菌; 4级:笋切口霉变,有霉斑长出,有异味,壳叶霉变。 要求储藏竹笋保鲜感官指标等级为:0级~1级。 7.2 微生物菌落总数测定 在无菌操作台上称取 25.0g竹笋样品放入装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乳钵内,充分研磨制成 1∶10的匀浆液。取1mL匀浆液于灭菌平皿内, 并及时将凉至46℃的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 转动平 皿使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后计数。要求储藏保鲜竹笋细 菌总数控制在小于105cfu/g的安全食用范围。 7.3 失重率的控制 要求保鲜竹笋失重率控制在15%以内。 7.4 粗纤维含量的控制 参照GB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