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冰治水
•本文選自《華陽國志》
卷三《蜀志》 , 據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任 乃強校補圖注本。
【題解】
•《華陽國志》作者常璩(約291— 361) , 東晉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 人 。其家 世代爲江原巨族 。常璩少年時博覽群書, 頗負才名 。成漢時 , 常璩任史官 , 獲讀 宮中圖籍版檔 , 撰《梁益二州地志》 、
《巴漢志》 、《蜀志》 、《南中志》等 書 。347年 , 桓溫滅蜀 。常璩入晉後頗受 歧視 , 不復汲汲仕進 , 乃懷憤裒削舊作, 爲《華陽國志》 。
[题解]
•該書共12卷 , 前4卷《巴志》 、《漢中 志》 、《蜀志》 、《南中志》 , 敍述今 陝西漢中 、 四川 、重慶至雲南 、 貴州的 地理情況 。後9卷記載了上述地區自遠古 的蠶叢 、魚鳧至東晉咸康五年(339) 的 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 。此書體制完備,
資料豐富 , 考證翔贍 , 文筆富麗 , 是我 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之一。
[题解]
•本文記載了戰國時秦國蜀
郡太守李冰率領蜀民開發 蜀郡經濟的業績 , 尤其是 開鑿都江堰等三組水利工 程的情況 , 有重要的史料 價值。
[题解]
闕——又稱觀 , 古代宮殿 、祠廟 、陵墓前的高建築物 , 通常左右各一 , 建成高臺 , 臺上起樓觀 。 由於二闕之間有空隙作走道 , 所以叫做闕或雙闕 。徐階《說文解 字系傳》卷二十三: “蓋爲二台於門外 , 人君作樓觀於上 , 上圓下方 。 以其闕然爲道 , 謂之闕 。 以其上可遠觀 , 謂之觀 。 ”
立祀三所——建三座祠廟以祀江神 。道家以天 、地 、水府爲三官 , 故立祀三所。
周滅後 , 秦孝文王以李冰
爲蜀守 。冰能知天文 、地理,
謂汶山爲天彭門 。乃至湔氐縣,
兩山對如闕 , 因號天彭闕 , 髣 髴若見神 。遂從水上立祀三所。 祭用三牲 , 珪璧沈濆 。漢興,
數使使者祭之。
冰乃雍江作堋 。 穿郫江、撿江,
別支流 , 雙過郡下 , 以行舟船 。 岷 山多梓、柏、大竹 , 頹隨水流 , 坐
致材木 , 功省用饒 。又溉灌三郡,
開稻田 。於是蜀沃野千里 , 號爲陸
海 。旱則引水浸潤 , 雨則杜塞水門 , 故《記》 曰: “水旱從人 , 不知饑 饉 ”;“ 時無荒年 , 天下謂之天府 ” 也。
外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 。 穿石
犀渠於南江,命曰犀牛里 。後轉 爲耕牛二頭 , 一在府市市橋門 , 今所謂石牛門是也 , 一在淵中 。 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 。 於玉女房下白沙郵作三石人 , 立 水中 。與江神要: 水竭不至足 , 盛不沒肩。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
立于都江堰边的
李冰石像
時青衣有沫水, 出蒙山下 , 伏行地中,
會江南安 , 觸山脅溷崖 。水脈漂疾 , 破害舟船 , 歷代患之 。冰發卒鑿平
溷崖 , 通正水道 。或曰: 冰鑿崖時 , 水神怒 , 冰乃操刀入水中 , 與神鬥 。 迄今蒙福 。僰道有故蜀王兵闌 , 亦 有神 , 作大灘江中 。其崖嶄峻 , 不 可鑿; 乃積薪燒之 , 故其處懸崖有 赤白五色。
冰又作笮通汶井江 , 徑臨邛 。與蒙溪水、 白木江會 , 至武陽天社山下合江 。此其 渠皆可行舟 。又導洛通山洛水 , 出瀑口, 經什邡 、洛 , 別江會新都大渡 。又有緜 水 , 出紫巗山 , 經緜竹入洛 。東流過資 中 , 會江江陽 。 皆溉灌稻田 , 膏潤稼穡。
是以蜀人稱郫 、繁曰膏腴 , 緜 、洛爲浸 沃也 。又識齊水脈 , 穿廣都鹽井 , 諸陂 池 。蜀於是盛有養生之饒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