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哪些.docx

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哪些.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一个人从一出生就离不开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发展,如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等,个体永远都是生活在某个群体中的,如家庭、学校、单位等,人都必须和这个群体发生某种关系,进行互动,我们把这称之为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性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实现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幼儿的人际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是一种生存需要,更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当幼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就开始了交往,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满足情感,健康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出离群索居、自我中心、不合群、 胆怯、不敢与人交往、独占一切等不良行为特点,这些行为又会导致幼儿如适应性较差、不能很好地 与同伴相处、合作能力弱等,而这些社会化技能和适应性是幼儿们将来适应社会、适应周围环境所必须具有的。 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此过程中,小班到中班是增长的加速期,中班到大班增长缓慢。总体规律是幼儿交往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不少研究者认为,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尤其作为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认为孩子到了幼儿园自然就学会,其实家园合作做好幼儿交往能力关键期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一、问卷调查数据结果显示 本周我们向家长们发放了社会领域人际交往之幼儿是否具备社会交往能力的观察记录表,通过数据显示,66.67 %孩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34.19%孩子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41.06%孩子能够关心同伴和父母;29.91%孩子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26.5 %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35.04%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68.38%孩子在家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64.1%孩子会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41.03%孩子对于自己的事情愿意自己做;35.9 %孩子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以下是具体数据: 二、如何指导幼儿与父母、老师及同伴进行交往 学会和不同的对象进行交往是交往的首要条件。幼儿的交往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家庭是幼儿第一个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家庭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影响着幼儿及其后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而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就慢慢加人了家庭之外的同伴、教师、幼儿园、邻里、社区等社会群体和机构环境, 并与这些环境中的人、事、物发生直接的互动。他们最主要、最经常的接触者就是家长、教师和同伴,这些人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是幼儿生活和发展的“重要他人”。幼儿与他们的交往最频繁,他们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最直接,而且持续时间最长。所以,就这些来看.对幼儿发展起着最直接重要影响的是由幼儿与家长、教师、同伴的交往所构成的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三个系统,是幼儿交往能力提高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树立榜样 喜欢模仿是幼儿的心理特点,也是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生活中,家长是孩子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最初接触到的就是家庭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人类第一个人际关系,以后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模式的推广,父母与孩子的交往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孩子必然也就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家长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孩子耳需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家长的交往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用重要。相反,如果家长个性孤僻、生活闭塞、与别人很少交流,孩子也就很容易去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培养孩子摆脱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个体做什么事情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的一种天生的心理表现,行为上表现自私、独霸、骄纵,不合作,不分享等状态,而同伴的交往恰恰又需要个体的合作、共享、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和孩子搭积木或玩游戏,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大家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有时候家长要假装遇到一此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就主动找孩子协商,使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 (三)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促进孩子参与劳动,可以增强孩子的服务意识,融人群体。这种机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的参与,使生活充满了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得到了劳动的锻炼。家长有意识地在引导孩子参与,动手,要爱劳动,促使孩子主动地、乐意地、愉快地接受劳动,养成愿意服务的习惯。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儿也会很愉快地接受,主动地去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为别人服务,这样的孩子在群体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企业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计算机三级持证人

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在团队建设、员工培训、营销提升、组织架构有多自己的经验,希望在这个平台分享及帮助更多的公司或企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09日上传了计算机三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