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单.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任务单.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课《古诗词三首》 学习任务单 《山居秋暝》 学习任务一:导入诗题,解读诗题 理解题目:结合注释,说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古诗。 2.感知古诗大意: (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2)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大致意思。 学习任务三: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1.品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引导发现:这两句诗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2)在雨后的空山,在秋天的傍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品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品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发现:“竹喧”“莲动”“归浣女”“下渔舟”都是什么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4.比较读。 (1)女生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男生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这两联诗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朗读前三联诗句。 学习任务四:走近作者,体会诗情 1.品读“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春芳”是什么意思? “王孙”指谁? (2)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介绍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其作品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传世有《王右丞集》。宋代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背景介绍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5)王维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2.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3.背诵《山居秋暝》。 4.总结写法: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作业设计 1.背熟《山居秋暝》 2.完成《分层作业》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导入诗题,解读诗题 理解题目:结合注释,说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山居”,山中居所,点明了地点;“秋暝”,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所以山居秋暝的意思就是在山里看到的秋天傍晚的景色。 学习任务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2.感知古诗大意: (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预设:空山、松林、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莲叶、渔舟 (2)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大致意思。 诗意:空无一人的山里刚下了一场雨,秋天的傍晚天气很凉,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学习任务三: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1.品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引导发现:这两句诗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首联呼应古诗的题目,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2)在雨后的空山,在秋天的傍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品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品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听到了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2)发现:“竹喧”“莲动”“归浣女”“下渔舟”都是什么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动态描写)(感受到了山中的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 4.比较读。 (2)这两联诗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颔联侧重写景,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颈联侧重写人的活动,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学习任务四:走近作者,体会诗情 1.品读“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春芳”是什么意思? “王孙”指谁? (春天的花草)(原指贵族子弟,诗中指诗人自己) (2)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预设: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5)王维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诗人满足于这种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归隐山林的心愿。 4.总结写法: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预设: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第21课《古诗词三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