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 慈母情深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朗读古诗,导入新课
1.自由读古诗,说一说这首诗是赞颂谁的。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看到“慈母”两个字,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母亲的形象?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或读不准的字词标注出来。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一件什么事。
2.认读词语。
失魂落魄 辞退 颓败 忙碌 耽误 酷暑 噪声 压抑 震耳欲聋 脊背 衣兜
龟裂 权利 鼻子一酸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起因(第1—5自然段):“我”一直想买一本______________,想得整天_________。
经过(第6—34自然段):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_________,“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知道“我”是要钱买书后,母亲用她那_________的手将钱___给了“我”,然后立刻又陷入_________状态。
结果(第35—38自然段):“我”鼻子一酸,拿着钱给母亲买了___________。母亲数落了“我”一顿,但母亲又给“我”凑足钱买了__________。
3.整体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课文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作业设计
1.读写生字词语,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2.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
3.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朗读古诗,导入新课
2.看到“慈母”两个字,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母亲的形象?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
我会想起孟子的母亲——“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起因(第1—5自然段):“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经过(第6—34自然段):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知道“我”是要钱买书后,母亲用她那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然后立刻又陷入忙碌状态。
结果(第35—38自然段):“我”鼻子一酸,拿着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一顿,但母亲又给“我”凑足钱买了《青年近卫军》。
3.整体概括:
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买到了书。
4.读了课文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为什么仅仅只是“一元多钱”,“我”却认为是“这么多钱”?为什么“我”想要那本书想得失魂落魄,却不敢向母亲要钱买呢?为什么母亲会在那样的环境下工作呢?
PAGE 1
第18课 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走进场景,体会艰辛
1.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挣钱的那个地方。那是什么样的地方?
2.阅读第7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觉得“我”看到母亲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学习任务二:走近母亲,感受深情
1.关注细节,体会心情。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1)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重复连写两声“妈——”?
2.品读细节,思考:“我”看到的母亲是怎样的?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边读边体会: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①背直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背?想象一下:以前母亲的背在“我”心里是怎样的?现在为什么这样了?
②转过身来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脸?在“我”心里,母亲的脸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