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 咽 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1.
#1 概 述#2 临 床 表 现#3 诊 断 & 治 疗#4 放 疗 & 护 理目 录2.
概述(Summary)鼻咽癌:原发于鼻咽腔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华南地区,多发于30-59岁的人群,男女性别之比为(2-4):1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EB病毒,遗传和环境有关治疗首选放射治疗,早期患者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3.
鼻咽解剖(Anatomy)4.
病理(Pathology)多以低分化鳞癌最为多见( 98% )。好发部位: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 咽隐窝 鼻咽顶后壁5.
鼻咽癌粘膜下型溃疡型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分型6.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1)耳鼻症状:如鼻塞、血涕或鼻出血、耳鸣、听力下降等为常见症状2)头痛:常见初发症状,确诊时有70%的患者有头痛.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多在颞顶部3)脑神经症状:如面部麻木4)眼部症状:如视力障碍、眼球突出、复视、眼球活动受限等5)颈部肿块:多位于上颈部,初诊以颈部肿块为主诉达45-50%,检查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达70%以上.症状7.
体征鼻咽部肿物:分为结节型、浸润型、菜花型、黏膜下型和溃疡型颈淋巴结肿大:多位于颈深上,为单侧或双侧颅神经损害:常见为三叉、外展、舌下、舌咽、动眼神经受损眼球突出8.
诊断与治疗病史、症状和体征1鼻咽镜检查2影象学检查3鼻咽活检:确诊的方法4血清学检查59.
01手术鼻咽原发癌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 02放疗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案IGRT03化疗DF方案TP方案GP方案PFB方案治疗方式10.
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 干 张口困难放射性治疗的常见副反应11.
放射性皮炎70%以上的肿瘤患者其病程的某时期需要不同目的的放射治疗参与,包括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或姑息性放疗[1]。而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 ,约87%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红斑及其以上的放射性皮肤反应,其中湿性脱皮的发生率为 10~15%。马代远,王仁生等[2]报道同期共计治疗鼻咽癌588例,颈部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18.4%(108例)。 [1] 陈晓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进展。重庆医学2010(10). [2]马代远,王仁生.108例鼻咽癌颈部放射性皮炎治疗分析. 癌症.2007(13)NO.1:44—45. 现状12.
放射性皮炎分级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皮肤分级标准0度:无变化I度:轻微的滤泡样红斑、暗红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II度:鲜红色红斑、疼痛,斑点样湿性脱皮、中度水肿III度:水泡、非皱褶处的融合性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IV度:坏死、溃疡、出血[1]II度以上为湿性反应。干性反应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全皮坏死只要掌握好剂量一般很少发生 ,湿性反应是临床治疗的重点 [1]Gosselin TK,Schneider SM,Rowe K.A prospective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care study in women diagnosed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radiation theraoy[J].Onclo Nurs Forum,2010,37(50;619--62613.
皮肤湿疹、水泡、严重时有糜烂、破溃和继发感染皮肤红斑、干燥、色素沉着、脱皮、无渗液伴烧灼感、刺痒感干性皮炎湿性皮炎放射性皮炎护理干性皮肤反应,以保护性措施为主,在照射野均匀涂抹紫草油或比亚芬,2-3次、天,大量补充多种维生素,促进表皮修复。湿性皮肤反应,以暴露为主。保持照射野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如已破溃应停止放疗,用生理盐水换药1-2次/天,TDP照射2-3/次,每次20-30min,促进皮肤干燥,局部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康复新等促进溃疡愈合14.
照射野皮肤护理常规不抓挠、穿棉衣、减少剃胡须1防摩擦、避直晒、禁止贴胶带2宜清洁、宜干燥、禁忌用肥皂315.
放射性皮炎护理相关研究Momm[2]等证实湿性护理受照皮肤比传统的干性方法效果更佳。马小平、丁海燕等[3]报道用10%的新鲜绿茶水湿敷放疗处能减少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 。魏晓琦、谭莉[4] 报道,矾冰液湿敷对放射性皮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李雪一等 [5] 报道维生素B12混合液湿敷,能有效地治疗Ⅱ度放射性皮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保证放射治疗的有效进行。[2]吴爱真,王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