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克尔代斯的戏剧创作与文学传统.docxVIP

法国作家克尔代斯的戏剧创作与文学传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国作家克尔代斯的戏剧创作与文学传统 在法国戏剧史上,科尔德斯是前半世纪的一位成功剧作家,与保尔克洛加尔(paulcholgail)一起。他的生活很短,但他的影响很深。他创作的剧本为数不算太多,但被搬上欧美各国舞台的频率却很高,导演也非等闲之辈,往往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谢罗、海纳等世界级大师。他的剧本早已成为各国戏剧学者和高等学府师生们分析研究的对象,曾几番在全世界形成“科尔代斯热”。究其原因,除了他那独特的个性与生活方式之外,更有其独树一帜的戏剧创作手法。作为“日常戏剧”的代表,科尔代斯的剧作在很大程度上透露出20世纪末法国戏剧的审美取向与特征,同时也极大地体现了欧美当代戏剧的“后现代”特性。关于“后现代”戏剧美学,我们曾经在研究其成名作《黑人与狗之战》2时略作阐述,现结合其另一部剧作即《罗伯托·祖科》作进一步分析。 一、 从《罗伯托祖科》中找出真正的人 80年代末,科尔代斯已是病魔缠身。这位依旧年青的剧作家历来崇尚自由,不仅精神上无拘无束,而且生活上也无牵无挂,深知自己时日不多的他更觉自由的可贵。不过,直接催生出《罗伯托·祖科》一剧的并非疾病,而是1988年发生在意大利的一桩轰动整个欧洲的案件。是年,巴黎地铁站里到处张贴着一张通缉威尼斯青年罗伯托·苏科的告示。这可是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早在1981年,他就因残忍杀害亲身父母被判处终身监禁。五年之后,由于他在狱中表现良好,当局将其缓释两年。谁知重获自由的他竟然很快故态复萌,一而再、再而三地触犯法律,甚至于杀了一名执勤警官,故有此通缉。而对科尔代斯来说,激发起其浓厚兴趣的首先是通缉令上的四张不同侧面的苏科照片,其次是媒体尤其是电视中连篇累牍的现场直播。案件被炒得沸沸扬扬,苏科也很快成为整个欧洲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不久,苏科被捕入狱,可他竟然利用一件衬衫进行越狱,攀至牢房的顶上。在与警察相持数小时之后,他最终被擒,但很快就在狱中自尽。此事极大地刺激了科尔代斯,尤其是苏科站在屋顶上与警察对峙的画面更是在其脑海中挥之不去。冲动很快化成了行动,科尔代斯在次年春天告别人世之前创作完成了《罗伯托·祖科》一剧,试图通过描写一个越狱犯人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对人生、对媒体等的认识。 其实,科尔代斯创作此剧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便是写一部戏让德国著名导演彼得·斯泰因来执导。此前,他曾经观摩过斯氏导演的契诃夫剧作《三姊妹》,对其过人的才华钦佩不已,因而萌生写一出戏由他来导演的愿望。遗憾的是,斯泰因收到该剧剧本以及所附亲笔信时,科尔代斯已经离开人世三个多月。斯氏承认,自己此前并不怎么欣赏科尔代斯的剧本,但读完此剧后却立即倾倒,遂于1990年4月披挂上阵,将《祖科》一剧搬上了柏林剧院的舞台。而仅在此后的四年之内,德国就有16个不同版本的演出。在法国,第一个导演此剧的是科尔代斯的生前好友波哥林,他于1991年曾在维约班国立大众剧院将之推出。此外,世界各地的重要剧院几乎都有该剧的演出记录。 二、 自由之士—头绪纷繁的主题 由于创作背景的特殊,因而此剧突出表现的乃是与生命、自由等相关的主题。毫无疑问,对苏科这个身负重罪、却又渴望自由且因失去自由而不惜放弃生命的非常人物,处于生命尽头的科尔代斯充满了惺惺相惜之情。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在设置剧情时,只是选取了祖科从越狱至毁灭的最后阶段,而对其罪恶累累的身世却竭力隐去,其在监狱服刑的情形更是省略不表,强调的一是其挣脱镣铐之后的所作所为,二是其重新归案之后再次为自由亡命的无羁无绊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祖科这一人物乃是剧作家对自由的某种认识的反映。众所周知,科氏生前绝对是一位精神独立、行动自由、不受任何束缚之人。他生性好动,从不按部就班,无论是上大学还是读戏校,均因无法忍受刻板呆滞的生活而半途而废,以后更是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从巴黎到纽约,从塞内加尔到危地马拉,从不固定在某一个地点,甚至连“家”都不需要。身体上如此,精神上更是如此。他从来没有加入过任何协会组织,对政治不闻不问,因为不愿有任何羁绊。从出生到逝世,他永远保持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天性,一刻不息地寻找着自己的天地、自己的道路。因此,虽然他与主人公在性格上差异不小,但在崇尚自由这方面却有着本质上的一致,这也是祖科之所以引起他浓厚兴趣并成为其最后一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原因所在。 但笔者注意到,和大多数优秀剧作一样,《祖科》一剧的主题并非像作者本人所说的那么单纯。诚然,剧本的创作起因于一则真实的社会事件,主人公的名字与真实人物也只有一个字母之差,但剧本所隐含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也不仅仅只是对自由的赞美,它更多综合了剧作家对犯罪、暴力、两性关系、家庭关系、媒体影响以及人本身等令西方人困惑的诸多社会现象的思考。 1. 边缘人:人性与救赎 和科尔代斯以前的多数剧作一样,主人公非但不是传统剧作中的所谓“英雄”,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7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