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瘢痕挛缩病人的护理查房 内容概要: 一、定义及分类 二、护理评估 三、入院检查 四、辅助检查 五、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六、出院指导 七、疾病相关知识 一、定义及分类 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纤维化后形成质地坚硬、缺乏弹性的组织。 临床上一般将瘢痕分为以下类型:浅表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 瘢痕形成至成熟都要经历两个阶段:增生期和成熟期。 姓名: 性别:女 年龄:11岁10个月 入院时间:2022年09月03日 08:30 主诉:发现右下肢活动受限8年余,加重3年余。 现病史:患者家属诉于8年余前患者被开水烫伤后出现右下肢伸直活动受限,膝关节处可触及一长条形包块,质硬,局部无明显压痛,下肢皮肤无明显破溃,患者家属未予以重视,未治疗。近3年来,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为求手术治疗,就诊我院,遂拟诊为“(右下肢)瘢痕挛缩”收住我科。病后患者精神、纳食可,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开水烫伤、右下肢植皮手术、出生后发现智力低下,未治疗。 药物过敏史:无 入院诊断:1.(右下肢)瘢痕挛缩 2.智力低下 T:36.5℃ P:103次/分 R: 20 次/分 BP:114/59mmHg 右下肢皮肤可见术后瘢痕挛缩改变,右膝关节背侧处可触及一长条形包块,大小约20cm*3cm,质硬,局部无明显压痛,无明显波动感,下肢皮肤无明显破溃,下肢伸直活动明显受限,末梢血运及感觉可。 三、入院检查: 入院当天(9-3) X线片:胸部后前位片未见明显异常;右膝关节组成骨未见明显骨质异常。 辅助检查 二、护理评估 诊疗计划 1、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心电图等,了解患者情况。 2、做好术前准备,行瘢痕单纯切除手术。 3、术后止痛,头孢呋辛抗感染,七叶皂苷钠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 第一次手术记录 患儿于2022年9月3日14:5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下肢瘢痕切除术+Z字改形修复+神经、肌腱松懈+人工皮肤填塞+石膏外固术,于18:35术毕返回病房,左下肢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予以抬高患肢,石膏外固定,已行术后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家属表示理解。遵医嘱按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二级护理、禁食,去枕平卧、行吸氧2L/分、床边心电监护×6小时,给予七叶皂苷钠、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 第一次术后 第二次术后护理记录 患儿于2022年9月13日08:4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下肢创面扩创+VSD负压吸引,于11:50术毕返回病房,右下肢切口敷料清洁、干燥。VSD引流通畅固定,引出血性液体,予以抬高患肢,已行术后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家属表示理解,遵医嘱按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二级护理、禁食,去枕平卧6小时,给予七叶皂苷钠、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 第二次术后 1、疼痛 与术后切口有关 2、封闭引流管不当 与黏贴敷料松脱破损负压不够及引流管堵塞有关 3,感染 与术后有关 4、自理能力缺陷 与肢体及精神障碍有关 护理诊断 护理问题与措施 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一、疼痛 与术后切口有关 预期目标:疼痛症状减轻 护理措施: 1、取舒适体位予以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及疼痛 2、用药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人病情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 3、加强心理护理,指导自我放松疗法,保持情绪稳定。 4、加强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床旁陪伴。 效果评价:9-4疼痛评分为6分,至9-20疼痛评分为2分 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二、封闭引流管引流不畅 与黏贴敷料松脱破损负压不够及引流管堵塞有关(9-13) 预期目标:VSD引流管封闭良好 护理措施: 1、要确保压力0.02KPa合适。 2、要确保各管道连接紧密,并妥善固定引流管。 3、负压瓶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4、易压迫的部位,更换体位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被压迫、扭曲、折叠。 9-20效果评价:患者VSD封闭良好,引流通畅。 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三、感染 与术后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感染减轻 护理 措施: 1、遵医嘱使用抗生素(0.9%NS100ml+头孢呋辛1.5g,q12h静脉滴注)。 2、加强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3、伤口按时换药。 4、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