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外感后下肢恶性便秘
1 犯罪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味
王是一名45岁的工人,于2002年7月23日首次确诊。来诊时正值酷暑, 自诉身着厚毛衣仍觉周身寒气透骨, 恶风, 背部尤甚, 手足不温, 汗出不止, 经常感冒。诊见舌淡, 苔白, 脉沉细。证属气虚, 卫表不固。治宜益气温阳固表。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炙桂枝6g, 炮附子6g, 炒白芍12g, 炙甘草8g, 红枣30g, 生姜3片, 炙黄芪15g, 防风10g, 炒白术15g, 五味子10g, 煅龙牡各30g。日1剂, 水煎服。药进7剂后, 汗出止, 四肢温, 衣减, 精神也好转, 宗原法出入再服14剂, 诸症皆除, 至今未发。
按:本例患者乃素体阳虚, 卫表不固, 腠理失司而致汗出不止, 恶风怕冷, 而背部为阳中之阳, 故背部恶寒更甚。上述症状与《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 发汗, 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 四肢微急者,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所描述的病机相吻合, 因此可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之。处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附子助阳固表, 加玉屏风散、煅龙牡、五味子者, 意在增强益气固表敛汗之功。庶阳气得复, 肌表得固, 则诸症可除。
2 阴病阴治—麻杏石甘汤合麻子仁丸治咳嗽
张某, 女, 63岁, 退休教师, 2002年8月26日初诊。自诉外感初愈后, 咽痒, 咳嗽气急, 咳吐黄脓痰, 口干, 便秘, 2日~3日1行。诊见舌红, 苔黄, 脉浮数。证属肺热肠燥, 热壅迫肺, 大肠失润。治宜清热宣肺化痰, 佐以润肠通便。方用麻杏石甘汤合麻子仁丸加减:炙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 (先煎) 30g, 生甘草5g, 麻仁8g, 厚朴10g, 炒枳实15g, 桑白皮15g, 鱼腥草30g, 炒黄芩15g。日1剂, 水煎服。服药7剂后, 大便得下, 咳嗽减轻, 余症也明显好转, 又守方服3剂, 病获痊愈。
按:本例乃因外感之后, 余邪未尽, 邪热内壅于肺, 肺失清肃, 故见咳嗽气急, 咳吐脓痰, 舌红苔黄。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 而肺之邪热也可下移至大肠, 导致腑气不畅, 形成大便秘结之症;大便秘结, 浊气上逆, 反碍肺气肃降, 咳嗽加剧,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故针对痰热闭肺, 肺失清肃, 邪热下移大肠, 浊气上逆这一病机特点, 在上用麻杏石甘汤加桑白皮、鱼腥草、黄芩以泄肺经之热;在下本宜通腑泻热, 但因病人年届六旬, 如用承气汤之类恐泻下过猛而伤其正气, 故取麻子仁丸中麻仁、厚朴、枳实以润肠通便。二方合用, 上下同治, 寓意釜底抽薪, 使热去肺宁而奏功。
3 加味麻黄汤以和胃热上热
杜某, 男, 50岁, 工人, 2003年4月15日初诊。自诉脘腹隐痛, 纳减腹胀, 口渴欲饮, 大便溏泻, 日2次~3次。诊见舌质红、中有裂纹, 苔黑干, 脉关部盛, 寸、尺弱。证属胃热肠寒, 气机阻滞, 升降失常。治宜清上温下。方用黄连汤加减:黄连5g, 炙桂枝6g, 干姜5g, 法半夏10g, 太子参15g, 红枣15g, 炙甘草6g, 蒲公英30g, 茯苓15g, 炒白术15g。日1剂, 水煎服。服7剂后, 大便成形, 日1次, 腹胀显减, 饮食渐增。续以原方配合香砂六君子丸调治月余, 诸症悉除, 至今未发。
按:黄连汤本用治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之证, 原文中所谓“胸中”与“胃中”乃是指上下部位而言。其“胸中有热”即指邪热偏于上, 包括胃脘, 上至胸膈;“胃中有邪气”即指胃中有寒气, 部位偏于下, 包括脾, 下至于肠。可见仲景黄连汤乃治寒热之邪分居上下之证。导师告诫, 临证不可拘泥, 应以阴阳失调、寒热夹杂之总病机为辨证眼目, 不论胃寒膈热, 或胃热膈寒, 或胃寒肠热, 或胃热肠寒, 皆可使用本方。本例脘腹隐痛, 大便溏泻次多为肠中有寒;腹胀, 口渴欲饮, 舌质红、中有裂纹, 苔黑干为胃中有热之征, 且关部脉盛、寸尺弱, 说明病在中焦。由于胃热肠寒, 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故用黄连汤清上热温下寒;酌加蒲公英可增加苦寒泄降作用, 茯苓、白术温中健脾。诸药相合, 寒热平调, 清上温下, 中焦升降复常, 而获良效。
4 养通安全方方
毛某, 女, 32岁, 工人, 2003年2月8日初诊。自诉入寐难, 每日只能入睡2h~3h, 恶梦纷纭, 心慌胆怯, 口苦, 经行色暗、夹有瘀块, 带下色黄、量多、有异味, 大便秘结。诊见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证属胆郁气滞, 痰热扰神。治宜疏肝利胆, 和解泻热。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2g, 法半夏15g, 炒黄芩12g, 炙桂枝8g, 制大黄10g, 生龙牡各30g (先煎) , 郁金10g, 茯苓30g, 红枣30g, 丹参30g, 制香附10g。日1剂, 水煎服。服7剂后, 恶梦减少, 睡眠明显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7dex192f汽车用平行涤纶dy的开发.docx
- 20012005年运城市妇幼卫生监测指标评估.docx
- 2010世博园后滩公园绿地景观的挑战与机遇.docx
- 2010年成华区两纲终期妇女保健监测结果分析.docx
- 2011年美国fac上市化学实体药物新药研发进展.docx
- aermod扩散参数化方案的比较研究.docx
- cbc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docx
- c在种植义齿术前设计中的应用.docx
- hxd1c型牵引牵引后谐波的产生及预防.docx
- pc多层板在建筑中的节能技术.docx
- 网络汉语学习资源的全景审视与深度剖析.docx
-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责任的多维审视与实践探究.docx
- 探究树突状细胞与大黄素的交互作用:处置机制与成熟干预.docx
- 乳香 - 没药组合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机制:基于TRPV1抑制的深入探究.docx
- 全无机铅卤钙钛矿纳米晶体水致变色特性及防伪应用的深度剖析.docx
- 探寻广东羽坛精英: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认知与个性心理特征剖析.docx
- 苏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全基因测序的应用探索.docx
- 中国创业投资企业组织形式与委托代理机制:抉择与优化.docx
- 星星草-丛枝菌根共生体在盐碱逆境下的生理学特性及适应机制探究.docx
- 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圆柏形成层活动:海拔与降水影响下的生态响应机制.docx
最近下载
- ISO 14067-2018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中文版).docx VIP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高等数学(II)》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VIP
- DB42T 2141.1-2023 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网上支付与结算》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VIP
- 计数型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xls VIP
- 电线电缆资质认证认可介绍.doc VIP
-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 (5).pptx VIP
- 乙醇的MSDS.doc VIP
- 旅游类短视频对旅游目的地影响.docx VIP
- Methanol甲醇MSDS.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