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的生态作用及其应用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麻黄的生态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木麻黄是蔷薇科植物科的一种多年生树木。它自然分布在大洋、太平洋岛屿和东南亚。1919年作为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引种到福建泉州(刘强和张亚辉,2002)。目前,在我国东南沿海种植广泛,其栽培地已北移至浙江。该树种生长迅速,对生长地条件要求不高,根系发达深广,具有抗台风、耐盐碱、耐干旱、耐贫瘠等优良特性,20世纪50年代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营造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木麻黄人工林3×105hm2(仲崇禄和张勇,2003),在防御沿海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木麻黄资源,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和地理分布,本文对其抗逆性加以综述。 1 盐胁迫对木麻黄生长的影响 木麻黄天然生长于滨海盐土,pH值多在7.5~8.5之间,这也是木麻黄生长的最适pH。盐土中除了含大量的Na+、Cl-外,还含CO32-、HCO3-、SO42-、Ca2+和Mg2+等盐类,表层土壤含盐量一般为1%~3%,深层土壤含盐量更高,在这种环境中木麻黄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生活史,说明木麻黄具有较强的抗盐性。Greenway在1980年定义盐生植物为“能够在含有至少3.3 bar(相当于70 mmol.L-1单价盐,即0.4%含盐量)渗透压盐水的生境中生长的自然植物区系”(赵可夫和李法曾,1999)。因此木麻黄应属于盐生植物。 对木麻黄抗盐性的研究始于1 9 8 8年,Ansari将木麻黄幼苗在2%混合盐液(NaCl、MgSO4、NaHCO3、CaCl2以50:25:13:12的比例混合)中栽培6个月,叶绿素含量下降,但仍能维持正常生长(冯泽幸等,1996)。苏祖荣(1999)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木麻黄抗盐性存在很大差异,成年木麻黄的抗盐性(最大抗盐量为3.141%)远高于幼树(一年生木麻黄最大抗盐量为0.767%)。Tomar等(2003)对木麻黄进行连续3年灌溉盐水(每年4~6次,电导率EC为8.5~10 dS.m-1)成活率达73%。另据杨涛等(2003a)报道,在施盐量为5 gNaCl.kg-1的土壤中,木麻黄的生长状况比对照(不施盐土壤)好;土壤施盐量在5~15 gNaCl.kg-1之间时,与对照基本一致。本文作者认为5 gNaCl.kg-1对木麻黄来说是最适盐胁迫浓度,同其他植物一样,当受到适度盐胁迫时木麻黄表现出超补偿现象,因此生长状况更好;当超过最适盐胁迫时,非盐生植物的生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重,而木麻黄却能正常生长,说明其抗盐能力强。作为外植体,木麻黄同样表现出抗盐性。向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Na Cl,在一定范围内,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且NaCl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大小、出芽率影响不大(刘英等,2003)。 木麻黄的抗盐性首先表现在拒盐。杨涛等(2003b)研究发现,木麻黄根和小枝中Na+的含量都随着外施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小枝中的含量远低于根,说明从土壤中吸收的Na+大部分滞留在根中。其次是泌盐。木麻黄的叶片具有盐腺,能将体内多余盐分分泌到叶片表面被雨水冲刷掉。三是耐盐。盐胁迫能促进木麻黄根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实验证明,一定范围内,随着Na+浓度的增加,木麻黄根部吸收P和K+的能力也随之提高(杨涛等,2003a)。K+既是维持酶活性的重要金属离子,又是渗透调节的主要无机离子。对甜土植物来说,在Na+/K+高的情况下,Na+抑制K+的吸收。而木麻黄却能在高浓度Na+介质中加大对K+的吸收,不仅能提高根部的渗透势,维持酶的活性,还能抑制对Na+的吸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害。P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更是固氮植物的限制因子,适量的P能够促进次生根瘤的形成(Michelsen and Rosendahl,1990),因此增加对P的吸收能够促进木麻黄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康丽华和仲崇禄(1999)也证实了盐胁迫下木麻黄根部P含量明显增加。木麻黄不仅能抗盐,还能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和pH值,因此对盐碱地改良具有积极作用。 木麻黄对盐胁迫的耐受是有限度的,不同种源的木麻黄抗盐性差异显著(叶功富等,1995),因此在引种时要根据当地土壤的含盐量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 关于木麻黄抗盐性研究,目前仍停留在细胞和生理水平,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很少,例如根部如何接受并传导盐胁迫信号、这些信号如何启动有关基因、基因表达又如何调控着耐盐生理生化反应等等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2 木麻黄的生长和更新 台风是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建国后营造的大面积木麻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和片林对防御沿海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试验表明,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基干林带具有明显的防风作用,在林带背风面1~20信树高处,水平风速可降低60%~70%(罗美娟,2002)。台湾西部农田中的木麻黄防护林可抵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