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佛禅之关系谈《西游记》中的色
《西游记》是一部著名的文学和艺术。一般人都把它当作一部神话小说来读,或者挖掘它的现实主义意义。过去,甚至把孙悟空当成农民起义领袖的典型。对小说的主题,认识得也比较肤浅。
以上的看法都正确。因为真正的美的东西,特别是艺术品,是不可言说的,它包含着太丰富的内涵。分析者的着眼点不同,人生的经历和对生活的体验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从佛教禅宗角度,谈谈《西游记》的中国传统哲学层面的意义,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与禅宗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佛教故事。唐代高僧玄奘到佛教的诞生地印度半岛游历朝圣,研讨佛经。回国后,致力于翻译介绍佛经,对佛教在中国的发扬光大,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无论从小说的背景,还是书中不厌其烦的佛学观点的介绍、因果报应的迷信思想的宣扬,都充分说明了这本小说与佛教的渊源关系,甚至是血缘关系。然而,仅仅从这个方面来理解,显然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小说是用艺术形象来说话的。孙悟空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可以说是小说的“纲”。他武艺高强,有七十二般变化,手持一根能大能小的金箍棒。心底光明,充满智慧,并且知恩必报,意志坚定。天性自由好动,无拘无束。他屡建奇功,终保唐僧取经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但最终,他没有翻出如来佛的手心。
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孙悟空的老师是谁,他的师爷是谁。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孙悟空的老师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即须菩提,佛祖释迦牟尼的徒弟。“又称空生。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佛与之说般若空理者。”我们在寺院里通常看到,侍立在如来身边的两尊塑像,年长的迦叶为头陀第一,年少的阿难为多闻第一,包括唐三藏前身——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都是菩提祖师的师兄弟。“解空”即“悟空”。须菩提既称解空第一,给自己的徒儿起名为“悟空”,正是家学真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处,“色”,不是“女色”的“色”,不是“颜色”的“色”。“色”是“示现”,也指所有可见物质的“形象”。所以悟“空”之后的猴子想变什么就能变什么。“七十二变”只是虚指。孙悟空的师爷原来是佛祖。他是如来的“悟了空”的小徒孙,能翻出如来的手掌心吗?
须菩提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向如来佛祖请教如何“降伏其心”,佛祖讲授了一部《金刚经》。《金刚经》对中国佛教影响非常大。六祖惠能大师在卖柴时,听了一句《金刚经》,心灵开悟,尔后创了国产的禅宗。悟空被打三下,半夜三更找菩提祖师学艺就是从惠能见五祖的故事演化来的。“心”和“如何降伏其心”,是中国的哲学,特别是唐宋之后的佛学和理学的一大命题。《西游记》正是明末心学盛行时代的产物。
意马心猿。心性如猴,躁动不已。产孙悟空的石头,有九窍八孔。明末学者叶昼批曰:“此说心之始也,勿认说猴。”另有人说水帘洞的“三点水”,加上一座“铁板桥”,乃一“心”字。花果山上的“桃”、烂桃山上的“桃”、蟠桃园的“桃”、西行路上的“桃”等,都是心的形状。如有牵强之嫌的话,那么美猴王学艺之地,须菩提幽居之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分明指的就是“心”。“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称,“斜月”带上“三个小星星”不是“心”字又是什么?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地之“心”头,造就了一个孙猴子,能太平清净吗?龙宫天宫、阴阳两界,一切都搅得乱了套。只有佛法才能降伏这个“心”,只有如来佛祖才能制伏悟空,把他压在五行山下。唐僧收了悟空,“心猿”归了“心主”。此时“五行山”唤作“两界山”,暗指悟空这个“心”还在“人佛两界”之间。还要做到“善护持”,要看守好这个“觉悟心”,别乱动,所以需要一个金箍咒,由“心主”约束其心。到了第五十八回,师徒离心,“长老只得怀嗔上马。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各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心非。”有了“二心”,就又冒出了一个孙悟空。两个美猴王从花果山打到落伽山,从天宫打到地狱,一直闹到灵鹫山,等于两个孙悟空又闹了一次天宫。如来说“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最后如来佛祖把这颗“假心”、“妄心”收伏,悟空一棒打死。当然悟空的“佛心”,不是靠别人降服,而主要是自己修来的。
《西游记》又称《西游释厄传》。“厄”,是人生的苦难。“释厄”,即解脱苦难。一切烦恼皆由心生。《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内观自心,外观人间,省心度人。身心内外,一切皆空,空无所有,彻底悟“空”,就能去掉一切苦厄。一部《西游记》,演绎的不只是师徒四众排除万难的取经故事,更是孙悟空觉悟成佛的心路历程。
佛是什么?度驴度马。万物皆有佛性,猴子也不例外。既然名为“悟空”,慧根当然不浅。菩提祖师道:“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八上unit 6 课文原文语法填空+练习 教师版.docx VIP
-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三讲空谷足音.pdf VIP
- 中国历史地理第四讲 江河之变2 .pdf VIP
-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第三讲 古代交通第三讲3.ppt VIP
- GZSMARTS_2—2018智慧园区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2018 14页.pdf VIP
- 2016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常考题(四).pdf VIP
- 压力检测仪表校验 BT200手持操作器组态设置(化工仪表检验课件).pptx
- 老旧小区改造知识课件.pptx
- 裂纹愈合热障涂层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VIP
- 运筹学教程第五版胡运权课后习题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