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VIP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要素 」一)教学目标 .梳理行文思路,明确作者观点和写作目的。 .理解铺陈、类比、反语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二)学习要素 议论文语言形象化表达的作用--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文章文质兼美, 情理并具,使论述的逻辑力量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还可使作者开拓思路,文思泉涌。 二、教学建议 (-)课文整体解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写于1861年11月25日,是雨果在英法 联军烧毁圆明园近一年,拿破仑三世公然将抢来的圆明园文物在当时的王宫展出后, 回复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法军军官-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 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作为一名正直的作家,在这封 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他脱离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站在 全人类的立场,公开证实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抢劫,并斥责政府的强盗行径、野蛮本 质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无耻态度,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和对中国文明的尊 敬。 这封信,先勾勒出圆明园在艺术上是伟大的、独一无二的,再直接批判欧洲 自调的“文明”对中国的掠夺,并声明这些“艺术品”属于中国,应该归还中国。 全文言语间充斥着对东方文明的赞叹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和否定。全文在论述观 点时还充满了情感,打动人心,是一篇有情有理的文章。 朱光潜先生在《漫谈说理文》中有过这样的论述:“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 也还是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说理文的目的在于说服,如果 能做到成,读者感动。…如果坚持所谓‘零度风格,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 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丝人情味,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 人呢?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能爱能憎才能文。”可见,真情实感是任何文章都 必不可少的。 议论文中的抒情,对说理往往具有催化剂的作用。议论文固然需要精辟的论点、 翔实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但是,如果仅仅这样一板一眼说理,不但缺少震撼人 心的力量,而且也不容易使读者“心悦诚服”。因此,关注议论文的形象性语言 和情景式构思也很重要。 (二)重点语段细司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 “世世代代的”这些修饰词,不只是描绘和修饰,还 强调圆明园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极有价值且难得的珍宝,表现了 雨果对圆明园的赞叹。 判断动词“是”表达了肯定,表明了雨果对圆明园价值的确信。 “建筑物” “结晶”强调了圆明园的人造属性,圆明园既是人在物质上的创造 又是人在精神上的创造。 设问句的使用,强调了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却是属于人类的。这表 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也让烧毁圆明园事 变得不再是烧毁“建筑”,而是烧毁了 “人类的文明”的恶劣行径。之后雨果以 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无论是在事实层面还是情感层面都显得更 加有力。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 的事情。 判断动词“是”在这里是一个全称判断,即断定一类事物全部都具有或都不具 有某种属性的判断,这里强调所有欧洲人都是文明人,这恰恰和欧洲人烧毁人类 文明的珍宝圆明园形成了冲突,构成了讽刺。 关注“文明人”和“野蛮人”这句话出现的位置,因为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 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 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用“文明” “野蛮”这样的反语,表达着所谓“文明人” 做了最野蛮的事,所谓“野蛮人”却创造了这样辉煌的文明,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 是强盗。 关注“治人者” “治于人者” “政府” “人民”。雨果清楚地划分“治人 者” “治于人者“,将烧毁圆明园的罪行的始作俑者法国政府暴露在文中,直接 点明这些”治人者“是毁灭人类文明的精华一圆明园的凶手。 “永远” 一词明确点明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是 英法政府对所有人犯下的罪行。他态度鲜明地指斥强盗政府,坚定的态度表现了雨果的 勇气。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梳理行文思路,明确作者观点和写作目的。 二)导入 法军上尉巴特勒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后,写信给大文豪雨果,征询他对“远征 中国“的看法,那么雨果是怎么回复他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拟一封“起诉状” 读完这封信就知道这是雨果对于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控诉。假设你是个律师, 请根据这封信的内容,和小组同学一起拟一封起诉状。 设计目的:以“起诉状”的形

文档评论(0)

艺心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艺心风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A54M2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