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我国河流湿地的现状与发展
湖北省是一个省,被称为“湖广熟悉世界”。湖北省不仅有富饶的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优质粮棉生产基地,而且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湖北省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居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建设,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8%,2005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 765元;经济实力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中位置一直在上升,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国第11位。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位于东经108°21′~116°07′和北纬29°05′~33°20′,为中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雨热同季,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地理环境优越,湿地资源丰富。长江干流在湖北省境内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鱼溪进入省境,流经宜昌市、荆州市、咸宁市、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的27个县(区、市),由黄冈市的黄梅县出境,在湖北省境内全长1 061 km,于城陵矶纳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诸水,沿程有清江、沮漳河、汉水及鄂东滠、倒、举、巴、浠、圻等省内河流汇入,整个流域面积184 737 km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河流湿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基于统计资料和遥感影像资料,运用定性分析和景观指数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干流湖北段河流湿地的时空变迁进行分析。
1 长江河流湿地的演变
河流湿地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缓慢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对航片、卫片的校准、判读,实时地检测河流湿地演变中的微小变化。但在科技落后的过去,只能通过不同时期史料中的文字记载来研究河流湿地的演变过程。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分析两种方法对长江河流湿地的演变进行探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河流湿地演变因数据资料的有限性,主要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河流湿地的演变则基于长江干流湖北段1986年3月26日、1995年3月26日、2005年3月26日的TM影像,综合应用遥感软件Erdas Imagine8.6和GIS软件Arc View GIS3.2,经过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几何纠正,采用SFIM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影像融合处理,SOFM神经网络进行景观类型信息提取等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生成1986年、1995年、2005年的景观类型图,最后以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完成长江干流湖北段河流湿地景观格局的时间和空间的定量分析。
2 分析长江流湖北段河流湿地的百年变化
2.1 荆江上游泥沙
长江出三峡以后进入荆江。荆江是从湖北省的枝城到湖南省的城陵矶这一段的通称,全长360km,其中枝城到藕池口叫上荆江,长180km,藕池口到城陵矶叫下荆江,长度和上荆江一样。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荆江还没有形成,荆江以北的地方是云梦泽,其范围北到天门,东到汉阳,西到荆州附近,荆江以南的地方是洞庭湖。当时,云梦泽和洞庭湖之间只有一条不连续的小山为界,就是从石首到湘阴一线的小山丘。随着时代的变迁,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湖面越缩越小,湖周围不断出现新淤积的农田。至1 600年前的东晋时代,云梦泽开始被围垦,并筑堤防水。到明朝,北岸荆江大堤形成,由于当时采取“舍南救北”的做法,致使南岸多处溃决,地面淤高,形成荆江两岸南高北低的形势。洪水季节来临时,长江汇集上游洪水,穿过三峡后到荆江进入平原,水流立刻变得缓慢。随水流带来的泥沙在荆江河床沉积,河床渐渐高出两岸,形成“地上河”。20世纪以来,长江干流城陵矶至黄梅县段流经江汉平原和黄梅冲击扇形平原,稳定性较差,左岸崩退,形成江心新洲,逐渐演变成鹅头多分汊河型。
2.2 长江-湖北段河流湿地百年变化的定量分析
2.2.1 景观结构定量指标法
景观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定量指标。它不但可以比较不同景观之间结构特征上的差异,而且也可以用来定量描述和监测景观空间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本文所选取的景观指数如表1所示。
2.2.2 湖北段河流湿地景观的优势类型
长江干流湖北段河流湿地斑块数在1986、1995和2005年分别是252、196、163个,斑块数量逐渐减少。由图1可知,各类型斑块面积中河流的面积最大,其次是沼泽,其中,河流面积在减少,沼泽面积有所增加,其他类型的斑块面积变化较小。由图2可知,长江干流湖北段河流湿地景观以河流为主要优势类型,优势度指数在80%以上,但其优势度指数有下降的趋势,沼泽的优势度指数有所上升。由图3可以看出,从LSI指数来看,河流的分散程度最高,其次是库塘;河流的分散程度逐渐下降,湖泊、库塘、沼泽的分散程度逐渐上升,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