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当代认知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奈瑟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认知心理学家常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作比拟来说明人类的学习和人脑加工信息的过程,因而把研究的焦点放在追溯、描述心理运演的顺序和它们的产品上。2005.5*本文档共25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日\12点50分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早在1868年,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就发表了有关信息加工研究方法的论文。他认为,反应时(reactiontime)反映了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这类基本因素,因此可以用来作为分析比较复杂的行为反应的基本成分。这种反应时测量方法,成了现代信息加工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艾宾浩斯1885年对无意义音节记忆的研究,也是这方面的探索。2005.5*本文档共25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日\12点50分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计算机科学的蓬勃兴起,为心理学家分析和推断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因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人们有可能分析人的内部心理状态和过程。西蒙等人在50年代后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以表明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心理现象,因而,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根据信息加工系统予以阐明。人被看成是信息加工者。凭借信息加工模式,能把格式塔心理学关于认知和记忆重组的某些推测,用一种类似计算机程序的方式编制出来。这就为研究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2005.5*本文档共25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日\12点50分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信息加工理论概述有人区分了对当今信息加工理论有影响的三种理论:(1)由埃斯蒂斯和斯彭思等人最早提出的学习的数学理论;(2)强调以选择性注意为起点、长时记忆痕迹为终点的信号探示理论;(3)注重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模拟的计算机模型理论。按照斯奈尔贝克的观点,目前,被认为属于信息加工理论范围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1)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的信息论;(2)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信息加工理论;(3)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2005.5*本文档共25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日\12点50分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信息论和信息分析美国学者香农(C.Shannon)被公认为是信息论之父,他为了解决信息编码的问题,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了数学处理。他舍弃通信系统中消息的具体内容,把信息源发生的信息仅仅看作一个抽象的量;他把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到通信领域,提出了信息熵的数学公式,从量的方面来描述信息的传递与提取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量的概念;他设计了一套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测量信息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信息理论的基础。2005.5*本文档共25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日\12点50分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心理学家们改编了香农的信息测度和理论。呈现给被试的刺激是与通讯系统中的信息源和传送者相应的。通道被作为人类被试的特征;被试对信号加以编码和作出正确的反应是最大精确度,被称为是他的通道能量。信息分析把主要焦点放在被试在一系列尝试中对所呈现的刺激作出反应的一致性程度上。2005.5*本文档共25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日\12点50分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二)计算机模拟把人视作信息加工者,这一观念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家们发现,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用来描述人类思维和学习的方式。一些研究人员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问题解决过程和学习过程。这样,心理学家就不再只是推测在“暗箱”内部所发生的事情了。关于计算机与人类信息加工方面,有两个主要的发展:一方面,用人类思维过程作为改进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程序的指南。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计算机加工的兴趣,集中在模拟人类问题解决过程上。2005.5*本文档共25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日\12点50分第九章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最初用计算机成功模拟人类思维是由纽厄尔与西蒙设计的,这个程序称为“逻辑理论专家”的程序能用来证明形式逻辑中的各种定理。1972年他们又设计了一种更为精细的问题解决系统,称之为“一般问题解决者”。这个程序所认为是人类问题解决活动之基础的大量策略组合在一起,不但能够证明逻辑定理,而且能够下棋、谱曲等。由此,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行为所涉及的基本结构,称之为“信息加工系统”(IPS)。200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0KV输变电项目工程监理大纲.doc VIP
- 上海市初中英语必考考纲词汇详细解析拓展--字母B--教师版 .docx VIP
- 论语原文、注释、译文、评论.doc
- 母乳喂养PDCA分析和总结.docx
- PFMEA管理规定近年原文.doc
- 吉林省名校调研(省命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Doc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戏剧阅读.pdf VIP
- 高中英语_The Road To Success教学课件设计.ppt
- 2025年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驻陕西煤矿企业招聘(15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中央党校严书翰教授博导.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