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项脊轩志.ppt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五品读细节阅读任务归有光擅长运用生活琐事写出感人的文章。前人说他“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说他写妇女志传“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之欲涕”。有人认为《项脊轩志》无异于归家三代妇女的家传,试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细节描写分别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这三位家庭成员的。回忆母亲文本细节品读感悟作者幼年丧母,有关母亲的许多事情要借老奶妈之口道出。作者抓住这一细节,就在这似乎是随口而出的一两句问话里,那种时刻以儿女的饥饱寒暖为念的慈母心肠,宛然如见。“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回忆祖母文本细节品读感悟作者回忆祖母,所叙事情与作者直接有关,更加富有情节性。通过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望孙成龙的老祖母的认真神态与急切心理。“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回忆妻子文本细节品读感悟作者和妻子相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感情却很深厚。这两处细节描写,充满了一种两情无猜、和睦甜蜜的气氛,不难想见他们婚后生活的幸福愉快。正因为如此,妻子的早逝自然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哀痛,于是“室坏不修”,而结尾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其亡妻之痛更令人凄怆。1.“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2.“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3.“吾妻死,室坏不修。”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总结寓情于事,细节传神: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却抒发了深挚的感情。寓情于景,意蕴无穷:结尾以琵琶树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千百年来,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正如明代王锡爵所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课后拓展在你的生命中,一定也有一些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曾经走进你的生活,有些事留在你的记忆,请写一段怀念的文字,表达你对他(她)的情感。200字左右。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先生的《项脊轩志》。有人说本文就写了“一间破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四件琐事”,但是千百年来,却感动了无数读者。文章究竟有何动人之处?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项脊轩志归有光学习活动1.知人论世,了解本文作者及创作背景;2.反复诵读,视频范读,感知文章深情;3.结合注释,精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4.抓住“喜”和“悲”,补充删文,感悟作者深情;5.品读细节,感悟文章于平淡中见深情的特点。活动一知人论世归有光:“今之欧阳修”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年近六十,才中进士,授县令一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博览群书,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他善于通过一些琐事来表现自己的深情。代表作品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等。15137岁丧母。15104岁开始读书152822岁娶妻魏氏。154034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862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165岁病逝。153327岁丧妻。156559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7064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归家家族曾经一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博取功名从而光耀祖宗,重振门庭。归有光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与冷遇,使得他更加珍视与家人的感情,但是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创作背景归有光原居昆山,“项脊轩”是他在昆山时的书斋名。《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三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对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为什么书斋叫“项脊轩”?一是说它屋小,如在项脊之间;二是因为作者的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怀宗追远”之意;三是因为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活动二诵读感知反复诵读1.结合注释,标记读音后,诵读全文;2.播放视频范读,感受本文于平淡中见深情的特点。(播放视频)活动三精读全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