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
实验原理
采用不连续系统(即缓冲液成分、pH及凝胶孔径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过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电荷效应,将血清中各蛋白质成份依其分子大小、电荷多少不同而进行高效分离。(参看理论部分)
仪器设备
1.电泳玻管内径0.5cm,长12cm
小胶管、玻棒直径0.7—0.8cm,长1.5—2cm
.玻璃滴管、吸管、毛细滴管(灌胶用)
.微量加样器(50u1)(上样用)
.桑玻氏管或灯泡瓶
.真空泵
.滤纸、剪刀
.电泳槽、青霉素瓶塞(有孔)、竹筒
.电泳仪(50mA、400V以上)
.注射器(5m1)和长针头(剥胶用)
11.培养皿
试剂
1.丙烯酰胺(Acr)和甲叉双丙烯酰胺(Bis):一般可用分析纯(或标准纯)的Acr利Bis,无需进一步提纯。但工业用的Acr利Bis必需提纯或重结晶后才能应用。
Acr的重结晶:将Acr溶于50°C氯仿中(70克/升),趁热过滤,冷却至-20°C结晶,冷却的布氏漏斗过滤收集结晶,用冷氯仿淋洗,将结晶真空干燥。
纯化的Acr水溶液的pH值在4.9?5.2,只要pH变化不大于0.4pH单位,就可使用。必要时可反复重结晶。
Bis重结晶:12克Bis溶于40?50C丙酮1升中,趁热过滤。凉后置-20C结晶,过滤或离心收集结晶。用冷丙酮洗涤,真空干燥。
Acr和Bis的贮存:固体Acr和Bis应贮存棕色瓶中,在干燥、低温和暗处保存,并注意避免超声波、Y-辐射和自然光的照射,(因可引起Acr自身聚合而失效)。Acr和Bis贮存液,由于水解生成丙烯酸和NH3而失效,贮存于4C冰箱可延缓水解,但也只能保存1—2月。
Acr利Bis是神经性毒剂,同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操作时应予以注意防护,大量操作(如纯化)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并避免吸入尘埃。
2.TEMED-四甲基乙二胺,避免冰箱保存。
.过硫酸铉(不能潮解,否则不能用)
.染色液:用0.05NNaOH配制0.1%漠酚兰液
.洗脱液:7%醋酸
.其他试剂:见下表贮存液的配制
按表1配制各贮存液置冰箱中贮存,可放1—2月(但过硫酸铉液贮存冰箱不能超过一周)。
表1贮存液及工作溶液的配制
贮存液
100m1溶液中的含量
PH
工作溶液配制的体积比
1NHC1
48.Oml
分离胶制备:
1
Tris
36.6克
1份1号,2份2号,1份
TEMED
0.23ml
8.9
水;
2
Acr
28.0克
抽气后加入4份3号
Bis
0.725克
凝胶浓度7%
3
过硫酸铉0.14克
1NHCl48.Oml
Tris5.98克
pH8.9
浓缩胶制备:
4
TEMED0.46ml
Acr10.0克
6.7
1份4号,2份5号
抽气后加入4份6号
5
Bis
2.5克
凝胶浓度2.5%
pH6.7
6
蔗糖40.0克
电泳槽缓冲液:
用时可稀释10倍
7
实验操作
Tris0.60克
甘氨酸2.88克
8.3
500ml可供12根电泳管
.每人取电泳管1支,标好号码,玻棒堵住底部,加1—2滴40%蔗糖于底端。(与橡皮接触部分凝胶不易聚合)。
.分离胶制备:10人一组。
吸取:1号2^1
2号4ml 在桑玻氏管中混匀,用真空泵抽气至无气泡为止。
水2ml
抽气后加3号8ml,混匀备用(可灌胶12支)。
用玻璃滴管灌胶于电泳管中,高约8cm,然后在距胶面约1cm处,沿玻管壁缓缓加入3-5mm高的水层(注意:不要打乱凝胶液面,切忌加入的水呈滴状坠入!),垂直静置凝胶让它进行聚合反应。聚合时可见原来加入水层出现的界面逐渐消失(因相互扩散),继又出现界面时,表明凝胶已经聚合,再静置15分钟使之聚合完全(应在30-60分钟内聚成)。
.样品液制备:
血清1-2滴
40%蔗糖 1滴 于一小试管中混匀备用
0.05%漠酚兰1滴
.待分离胶成胶后(重新出现界面15分钟)用滤纸条吸干上层覆盖水
.浓缩胶制备,10人一组。
吸取:4号 同1
*
5号2」1 在桑玻氏管中混匀,真空泵抽至无气泡为止。
6号4m1
抽气后加3号1ml,混匀备用。
.用玻璃滴管灌浓缩胶于分离胶上,高约1?1.5cm,然后小心覆盖蒸馏水高约0.5cm,垂置放置,待其成胶。
.待浓缩胶成胶后,用滤纸条吸干上层覆盖水,拔去底端玻棒塞,用滤纸条吸干蔗糖液,将胶管套在橡皮塞中,并装至电泳槽内,然后倒入下槽电泳缓冲液,并用缓冲液灌满胶管底部的空隙,排净空气(否则影响电流通过)。
9.上样:倒入上槽电泳缓冲液,用电泳缓冲液小心灌满玻管上端以排出空气。然后用微量加样器吸样品液50u1,加在浓缩胶上。
1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