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古诗词诵读 登岳阳楼.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古诗词诵读 登岳阳楼.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前知识铺垫;1.背景知识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56岁,当时他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杜甫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发出了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不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了《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2.诵读诗韵

根据下面诗中已标好的朗读节拍及韵脚,诵读全诗,体会诗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课时在今昔之变中,共解诗圣之泪;;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诗经》的起源到唐诗宋词的鼎盛,优秀的诗人层出不穷。王国维认为有四位无人能比,他们分别是战国屈原、东晋陶潜、宋代苏轼和唐朝杜甫。在诗人璀璨的唐代,为何杜甫能脱颖而出呢?让我们通过对《登岳阳楼》的学习,来寻找答案。杜甫最著名的标签是“诗圣”,学习《登岳阳楼》,看看能否在这首诗中找到这一标签的印记,或者你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标签?;活动一赏析首联和颔联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从“昔”

“今”之中能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从炼字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活动二赏析颈联和尾联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据统计,在杜甫的一千余首诗歌中,出现“眼泪”这一意象的诗就有190余首。担忧社稷泪:《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悲悯黎民泪:《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慨叹英雄泪:《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果我们给杜甫再贴一个标签“最爱哭的文人”,抓住这个标签思考这首诗歌中的杜甫为何而“涕”。;答案①为孤独。联系颔联阔大的洞庭湖,对比自己孤舟一叶。

②为漂泊。“孤舟”,小船漂浮不定。联系“乾坤日夜浮”,天地都在漂浮,更何况是站在洞庭湖上的“我”呢?北方遭受战乱,虽然“我”现在在南方,暂得安宁,但依旧有不安全感。

③为病弱、衰老。结合诗作背景,768年,57岁的杜甫距离生命的结束仅有两年。此时的他左臂已经残废麻木,并且患有严重的肺病和眼疾。

④为落寞、失意。“我”也曾有壮志,也曾驰骋官场,如今自号“少陵野老”,不在朝堂而在“田野”。

⑤为内忧外患。“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4.想象尾联场景并补白诗人心理。;活动三对比岳阳楼左右壁之诗

5.宋人方回曾登上岳阳楼,见右壁写杜甫的《登岳阳楼》,左壁写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他说:“岳阳楼天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又说:“后人不敢复题矣。”对比岳阳楼上的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答案(1)相同点:①体裁,盛唐最盛行的诗体——五言律诗;

②题材和描写对象,我国当时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

③基本情调,抒写自己的悲哀之情;

④抒情手法,触景生情的兴体;

⑤基本风格,具有阳刚之美,气势宏大,画面壮阔;

⑥境界都是“有我之境”,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⑦表现手法,运用白描手法;

⑧语言风格,没有华词丽句,朴质清淡。;(2)不同点:①思想内容不同。杜诗不是盛世干谒诗,而是乱世登楼诗;杜诗不是赞美当权派的诗,而是哀叹自己命运坎坷的诗;杜诗不是只抒发个人仕途不通的悲愁诗,而是反对战乱、忧国忧民的爱国诗。

②艺术风格不同。孟诗清丽淡远,杜诗沉郁顿挫。

③表现手法不同。a.开头方式不同:孟诗用写景寓意开头,是兴体,触景生情,用散句;杜诗用对比叙事开头。

b.整体布局不同:孟诗先写景,兴中有比,后抒情,赋中有比;杜诗则先叙事,再写景,再抒情,全用赋体。

c.修辞手法不同:孟诗暗用典故;杜诗不用典故,多用转折句和层递的修辞手法。;随堂巩固;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写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今”“昔”二字之间有一段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简单地用喜

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回味。

B.颔联承接首联的“水”字,说广阔无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