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孟禄2025年来华调查与讲课
美国著名的教育历史学家、比较教育科学家和纽约大学的教授保罗蒙罗夫龚禄在1921年9月应皇家教育研究学会的邀请,在中国进行了四个多月的大规模教育研究和讲座。杜威是一位对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世界著名教师。孟禄来华,对于深化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加速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近现代中美教育交流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有幸在华中师大教科院周洪宇教授的指导下,查阅了其赴美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所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本文拟在整理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孟禄对近现代中国教育理论、制度与实践的贡献,来探讨他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的影响。
一、教育调查的兴起
孟禄1869年6月7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北麦迪生(NorthMadison),1890年毕业于该州弗兰克林(Franklin)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897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和政治学系哲学博士学位。1901年曾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他自1897起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任教,直至1947年12月6日去世。其中于1915年至1923年曾任师范学院教育部部长,1923年至1938年任该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此外,孟禄还长期担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和世界教育联合会会长等职。
作为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教育史学家和比较教育学家,孟禄指导建立了教育史学科,并领导了对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研究。同时,他又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主编名著《教育百科全书》(五卷,1910年至1913年),编纂了《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史资料》,著有《托马斯·普莱特与十六世纪的教育复兴》、《教育史教科书》、《中等教育原理》等颇有影响的著作。曾被伊朗、波兰、中国和日本政府授予荣誉,并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5所大学的名誉学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孟禄一直对历史悠久的东方尤其是中国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在1905年的专著《教育史教科书》中,就曾为中国单独立章。然而让他引以为憾的是,该章内容多取材于教会人士的报告与著述,对中国教育的全貌远没有真正了解,其评论自属片断肤浅。因此他十分希望有朝一日能来中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对中国教育有比较彻底的了解。1913年孟禄曾率基督教代表团在考察菲律宾教育后顺道访华,因逗留时日短促,所到地方不多,对中国教育的观察只能是浮光掠影。1918年夏和1919年冬,中国赴美考察的教育界名流严修、范源廉、袁希涛、陈宝泉等人先后结识孟禄,得其帮助指导之处甚多。他们看到美国教育的发达,有感于中国教育的空虚不切实用和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的精神,曾两次盛邀孟禄来华调查中国教育,以谋求改进的方法。孟禄欣然应允,但因哥伦比亚大学教务繁忙及家事拖累,而终于未能成行。1921年8月,孟禄将作为校董之一来华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他致电中国教育界,愿借此机会践前日之约。于是国内教育界知名人士严修、范源廉、张伯苓、陶行知等人遂电请孟禄延长旅行时间,以调查各省教育。同时,为使调查顺利进行,在京发起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作为此次调查的枢纽和将来一个永久研究教育机关的预备。
孟禄于1921年9月5日到达上海,1922年1月7日回国。在历时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由过去曾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陶行知、王文培、凌冰等中国弟子陪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调查了北京、上海等9省18市的二百多处教育机构和教育设施,并应邀在各地讲演、座谈和讨论。调查结束后,在北京召开了盛大的教育讨论会,报告调查结果。孟禄在调查与讲学期间,受到各地人士空前热烈的欢迎,而他也没有使中国东道主失望。孟禄以其科学的眼光和丰富的实际教育经验,对中国教育给予了许多直言不讳的批评、指导和建议,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开出了一剂良方。
二、现代教育向中国的转化的困境
进入20世纪后,受欧美教育革新思潮的影响,中国也开始了致力于改革传统教育的探索。五四运动前夕,杜威、罗素等西方著名学者都曾相继应邀来华讲学,名噪一时。然而,如何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付诸于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轨,却仍然是摆在中国教育界面前的一道难题。孟禄来华后,以欧美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中国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着重宣扬了以自由、民主、共和为特质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从理论上为中国教育作了指导。其中,他突出强调了以下两个方面:
1.旧教育之真精神
孟禄在《共和与教育》、《旧教育与新教育的差异》、《教育在政治上社会上的重要》等演讲中指出,自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支配教育的有两种学理,即国家主义与共和主义,值此中国改革教育之际,对此须审慎选择,应“采取那与国家进步有关系者而实行之”。他认为:“中国既为共和国,则当施共和国之教育。其要素有二:一为独创的能力,能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