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详细版课件.ppt

伤寒详细版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伤寒的特点老年人伤寒的特点发热不高,症状不典型恢复慢,病程长易并发肺炎、心衰,病死率高起病较急弛张热型较多胃肠道症状明显并肺炎者多,肠道并发症少肝脾肿大常见白细胞常不降低临床表现复发:退热1~3?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与初次发病相似,血培养阳性。再燃:于缓解期,当体温下降未达正常时,又忽然上升,持续5~7天后才正常,血培养阳性。

外周血象: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嗜酸细胞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嗜酸细胞>2%,绝对计数>4×109/L,可基本除外伤寒。(但合并寄生虫感染或其它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者例外)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大便常规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血培养第1-2周,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用)骨髓培养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已抗菌治疗尤适。粪尿培养第3-4周,阳性率最高。胆汁培养慢性带菌者。玫瑰疹吸取物培养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1周左右出现抗体,3~4周阳性率可达70%。“O”抗体≥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1:160或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血清学检查:肥达试验(Widaltest)肥达试验O≥1:80H≥1:160意义++伤寒;其它疾病+-发病早期-+曾患或疫苗或非特异反应--早期应用抗菌素评价肥达氏反应注意以下几点:1.“O”抗体-出现早,消失快;“H”抗体-出现迟,维持时间长。2.早期应用抗生素,“O”“H”抗体可不升高(假阴性)。3.其他疾病出现的肥达氏反应假阳性(血吸虫、败血症、结核等)。(typhoidfever)内容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五、临床表现六、实验室检查七、并发症八、诊断和鉴别诊断九、治疗十、预防概述伤寒是什么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概念伤寒杆菌→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病理改变: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反应。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显著。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并发症:主要是肠出血、肠穿孔。

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长1~3.5??,宽

0.5~0.8??,有鞭毛,胆汁培易生长。菌体抗原“O”→“O”抗体(IgM)病原学释放内毒素主要致病因素鞭毛抗原“H”→“H”抗体(IgG),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Vi”抗体,有助于发现带菌者伤寒杆菌抵抗性

发病季节:夏秋为多,终年可见。流行地区:温带和热带多见。多散发儿童青壮年多见流行特征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情况病人与带菌者(潜伏期开始不久则排菌,病后2~4周达高峰)。慢性带菌者(带菌3个月)作为传染源意义更大!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情况粪-口途径(水和食物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因)“5F”routes:feces,fingers,fly,food,fomite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情况普遍易感病后有较稳固免疫力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世界性发生,热带亚热带多发,夏秋季多发,青壮年多发。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反应,以回肠下段肠壁的集合和孤立淋巴结尤甚,具特征性。病理演变:增生期:第一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伤寒细胞”、“伤寒小结”。坏死期:第二周肿大的淋巴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第三周坏死组织→脱落→溃疡。溃疡愈合:第四周溃疡逐渐愈合,无疤痕形成。病理解剖伤寒的病理与病程示意图临床表现潜伏期:7~23天,平均10~14天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初期极期缓解期恢复期病程(第1周)(第2-3周)(第4周)(第5周)病程第一周起病较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全身乏力,咽痛与咳嗽等发热呈阶梯样上升,有畏寒但少寒战,退热时不出汗或很少出汗临床表现1、初期?:2、极期:病程2~3周,易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主要表现:1.发热:持续不退,呈稽留热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