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检测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检测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论及“郑和下西洋”的起因,史学界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的说法,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防止张士诚旧部联合反明,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多种观点。这表明()

A.《明史?郑和传》是官修史书,更具有权威性

B.宣扬“威德”与教材表述一致,所以可以采用

C.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需要史学家百家争鸣

D.应继续拓展史料,立足特定历史背景进行研究

2.“南倭北虏”,即东南沿海倭寇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明朝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修长城防御蒙古骑兵南下????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③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④派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明朝初期,政府规定:“凡违禁私贩出入上者,官府皆以海盗视之,严予剿除。彼等既不能存身立足,自新复业,则只有往来行剿,或奔命他邦,开辟生路。”这一规定产生的结果是()

①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②戚继光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

③客观上助推了“倭患”的形成????????④对沿海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4.爪哇国发生内乱后,分裂为东、西两王。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遣人至东王境内互市交易时,被西王杀死一百七十人。后郑和出兵讨伐,西王遣使至中国谢罪,并以黄金六万两赔偿死者。由此可见,当时明朝(???)

A.禁绝朝贡贸易 B.国际影响力扩大 C.鼓励海外贸易 D.致力于统一进程

5.如图为明代政府所制作的茶马互市金牌信符,它是以茶易马的专用凭证。此金牌信符可以说明明代(???)

信符正面书“信符”二字;背面上面书“皇帝圣旨”,下面左边书“合当差发”,右边书“不信者斩”。

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地域商人群体形成

C.全国商贸网络出现 D.互市贸易管理严格

6.廷杖产生于东汉时期,但并非一种常规刑罚;到了明代,廷杖就变成了皇帝惩罚官员最常用的手段。明中期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棉底衣,重毡叠,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官宦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廷杖的演变反映出明朝(????)

A.不畏强权的文臣风骨 B.专制皇权的急剧膨胀

C.宦官专权的政治黑暗 D.司法体系的缺失不足

7.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为康熙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基础 B.维持了东亚诸国与清朝的朝贡关系

C.反映出清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 D.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8.下表所示是明清时期采取某一措施实施之后产生的影响()

序号

影响

使得朝政进一步“暗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

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有优先御览的特权

广开言路,群臣可以直言进谏,使大臣们相互牵制

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最有可能是()

A.实施奏折制度 B.设立内阁制度 C.创设军机处 D.设立理藩院

9.如图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历史上被人们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清朝时监察官员官服上以獬豸为图案,这体现的是獬豸象征意义中的(???)

A.能辨忠奸 B.力大无敌 C.形态威猛 D.能解纠纷

10.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表所示清朝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年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年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D.统治危机的初显

11.清朝谏臣孙嘉淦曾上书乾隆:“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上愈智则下愈愚,上愈能则下愈畏。趋跄谄胁,顾盼而皆然,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材料主要反映了清代(???)

A.君权空前强化的弊端显露 B.监察官员尽职履责

C.中央集权与地方效率冲突 D.政治氛围相对宽松

12.法国学者伏尔泰(1694-1778年)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13.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