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热衷哪些“进口商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热衷哪些“进口商品”

唐代社会用香量巨大,可是在当时国内香料生产较少,且社会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大量进口各种“香料”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在古代,来自中国的茶叶和瓷器、印度的香料等都是在西方最受追捧和畅销的商品,甚至汉朝出口到罗马的丝绸,一度使得罗马官方颁布法律,禁止普通男子穿戴丝绸,以防财富大量流出。那么,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青睐哪些“进口商品”呢?

汉武帝与“汗血宝马”

在中亚今土库曼斯坦产阿哈尔捷金马,该马身材高大,四肢修长,奔跑时耐力强速度快,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最为奇特的是,阿哈尔捷金马因为皮薄毛细,又因为马的肩部汗腺发达,所以长时间奔跑时能透过皮肤看到血液在血管中快速流动,皮肤变红,且再伴着汗液,给人一种“流血”的假像,故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汗血宝马”。

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见过这种马,他回国后虽告诉了汉武帝,但武帝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实物。直至元鼎四年,汉武帝机缘巧合之下终于获得了一匹“汗血宝马”,欣喜若狂之下亲自作《天马歌》记之。

汉武帝为了从大宛国进口汗血宝马,特意派使者带着大量的金银及一匹黄金打造的金马去大宛进行交换,即《汉书》所载“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善马。”但大宛国“爱其宝马不肯与”,并且在汉使归途中杀人夺财。

武帝由此被激怒,于太初元年令李广利为将,“发属国军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征伐大宛,以获得汗血宝马。李广利到达大宛后直接击退了迎战的大宛军队,包围了其都城,后又决其水源,终于迫使大宛杀掉了自己国王而投降汉朝。投降后,大宛任凭汉军挑选国内好马,李广利带走了汗血宝马十匹,中等宝马共计三千匹,且大宛每年还要进贡两匹汗血宝马。至此,汉武帝为求汗血宝马而发动的征伐大宛之役方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宝马而不惜发动一场战争,除了个人喜好及报仇之外,还和想借引进汗血宝马改良国内马种有关,因为只有好的马匹,才能有强大的骑兵与匈奴作战。

唐朝大规模进口“香料”

香料是由一些干的植物种子、果实或皮根做成的可用于饮食、熏香甚至医药的材料总称,如胡椒、肉豆蔻、沉香、丁香等。唐代社会用香量巨大,很多唐朝的诗人都写过关于香料的诗,如李白的“横垂宝帏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又如王维的“小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

唐朝普通平民的饮食离不开香料,如唐代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就记载当时人们吃肉时往往都要加入胡椒。而宫廷贵族们更是对香料上瘾,如《香乘》载:“唐明皇君臣多有用沉、檀、脑、麝为亭阁何多也。”可以看出唐朝的显贵们除了熏香外,还广泛的将香料用于建筑上,并且涉及到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等多种高级香料。

可是在当时唐朝国内香料生产较少,缺少多种高级香料,且社会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大量进口各种“香料”就是必然的选择了。不过好在唐朝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尤其是盛唐时国力强盛,对外联系紧密,具有进口香料的条件。如前面提到的胡椒,《酉阳杂俎》中就专门记其产自南亚的摩伽陀国,其它香料如沉香也是产自南亚,龙脑香出自东南亚,安息香则产自波斯,苏合香来自西域,当然还有更多的香料也都是由外域提供。

唐代进口香料的主要中心是广州,当时来自南亚、阿拉伯等地的大量胡商云集于此,香料船上运來的各种香料更是堆积如山,甚至在南海出现了专门抢劫胡商香料船的海盗。唐朝对于香料的进口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宋代士大夫尤爱“倭刀”

宋朝大致对应日本的平安京时代晚期及镰仓幕府统治时期。在这一阶段,日本的刀剑铸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从过去主要是模仿中国铸造技术而转变为开始独立发展。幕府将军的统治,武士集团的崛起,更是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日本刀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的日本刀就铸造工艺而言,刀身反复锻炼,斩切效果好,且发展了中国两汉时期的钢铁花纹打练技术,整把刀既满足实战需要又华丽非凡。

所以从宋代开始,产自日本的“倭刀”就开始不断地传入中国。如北宋欧阳修曾专门作《日本刀歌》,歌曰:“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欧阳修还说当时很多“好事”的年轻士大夫高价购买倭刀后招摇过市,故意炫耀。

而同时期日本的《宇治拾遗物语》记载“以太刀(日本刀)十把为质,则可自唐人(其实是对宋代中国人的称呼)借来六七千匹之物”,也可以看出日本“倭刀”在宋代的受欢迎程度。

清朝大量“进口”西洋钟表

明朝末年的时候,利玛窦觐见万历皇帝时所带的礼品中就有“报时钟二架”,但若说大量引进钟表则是在清朝。清朝的统治者从康熙皇帝开始就非常喜欢西洋钟表,如康熙皇帝曾写诗说西洋钟表是“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宛转报时全”。

乾隆二十二年,广州将军给乾隆进贡了几件豪华西洋钟表,有“镶玻璃洋自鸣乐钟一座,镀金洋景表亭一座,镶玛瑙时辰表两圆”。乾隆得到这些西洋钟表后,龙颜大悦,随即下诏给广州,称赞这次进贡的西洋钟表很好,让他们以后见到精品“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贡几样来。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