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录
TOC\o1-9\h\z\u目录 1
正文 1
文1: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1
1资料与方法 2
1.1一般资料 2
1.2方法 2
1.3观察指标 3
1.4统计学方法 4
2.1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改善比较 4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功能评分比较 5
文2: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 6
1资料与方法 6
1.1一般资料 6
1.2护理方法 6
1.3观察指标[2] 7
1.4统计学方法 7
2结果 8
2.1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8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功能评分比较 8
3讨论 8
原创性声明(模板) 9
正文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文1: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合理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程度,改善生活功能。常规护理主要关注在病情治疗及并发症中,难以深入患者内心,导致护理效果较差。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共情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6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纳入标准:均自愿参与且知情同意;无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1];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肿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40岁,平均(30.25±4.75)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45岁,平均(30.29±4.8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给予常规健康宣讲,叮嘱注意事项,给予合理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等。
观察组:给予共情护理,具体为:(1)沟通共情: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沟通中,从细微非语言表达中,感受患者需要,增强对患者的共情。在患者难以表达清楚自身情感时,给予眼神、收拾等鼓励,保持耐心,换位思考,及时给予理解及帮助,进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缓解心理压力,降低抑郁程度。(2)心理疏导:认真倾听患者主诉,理解缓和表达的内容及隐藏含义,让患者从心底接纳护理人员,主动将内心世界暴露出来,护理人员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回应情感支持,耐心解答患者疑惑,减轻患者痛苦。(3)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认知情况,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同时与患者共同分析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协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指导患者掌握合理放松方式,鼓励其主动关心理解他人,多于外界交流。
1.3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2]
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包含主观生存质量、主观健康状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环境,共计26项,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改善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SDS评分为(68.31±4.25)分,干预后SDS评分为(55.25±5.91)分;对照组干预前SDS评分为(68.39±4.27)分,干预后SDS评分为(60.25±5.28)分,干预前两组数据比较无意义(t=0.073,P=0.471);干预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t=3.456,P=0.00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WHOQOL-brEF总评分为(72.95±9.51)分,干预后WHOQOL-brEF总评分为(89.36±6.58)分;对照组干预前WHOQOL-brEF总评分为(72.87±9.55)分,干预后WHOQOL-brEF总评分为(82.23±6.47)分,干预前两组数据比较无意义(t=0.033,P=0.487);干预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t=4.232,P=0.000)
3讨论
随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抑郁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需积极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共情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