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年高考素养调研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问卷)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答卷)两部分组成,答案请务必
写或涂在答题卡(答卷)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科别等信息填写在答题
卡(答卷)的密封区内。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要回归“二王”,绘画要直溯宋元。在艺术领域,人们探究“古法”,追寻“古意”,
一种崇古乃至“复古”的风气出现已久。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对“古”的质疑和
抨击也变得更加尖锐起来。在这样一个众流交汇、视角多元、话语权争夺激烈的
当口,围绕“古”的讨论,成了一个前沿的话题,如何理解、对待“古”,则是一个
无法回避的焦点。
那么,“古”究竟是什么
“古”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古”不是“昔”,不是“旧”。凡是“旧”的东西都一律曾经“新”
过,但它是速朽的,被淘汰的。现代风格的家私可能很快过时,然而,我们看看
明式家具,那些充满灵性的剪影,那种简约静穆之美,至今仍不断地给全世界的
设计师们带来创作的灵感。“古”也不是某些具体的形式。陈丹青的《退步集续篇》
中有句话说得挺好:“文艺复兴绘画的种种造型散韵似乎早已预告了现代意大利
皮鞋与男装,俊秀雅逸……”皮鞋跟绘画看上去毫不相干,但“你会发现,由文艺
复兴大美学滋养陶冶的民族,于造型之美何其干练而精明”。
实际上,对于“古”的种种误解,都是将“古”作了实体化的理解。犹如刻舟求剑,
企图到前人遗迹和故纸堆中搜罗印证,把“古”当成既定、僵化、封闭的东西,进
而要么一味摹古,泥古不化;要么竭力谤古,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古”。
有人考证出,东晋人写字的姿势是席地而坐、执卷而书,为了书写流利,必须用
手指有规律地来回转动毛笔,所谓的“古法”就是转笔的技巧和方法。问题是,今
天我们已经有了桌子椅子,怎么办还要不要这个“古法”后人应该怎样学习王羲
之是仅仅模仿他的用笔结体,还是学习他的境界识度、传承态度和创新精神
“古不乖时”“与古为新。“古”和“新”并非对立,真正的“古”总是常变常新的,真
正的“新”总是暗合于古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重要革
新运动,都以“复古”为号召。“复古”之“复”,不是“重复”,走回头路,而应理解
为“回复”,从偏途回到正道上来。韩愈发起唐代古文运动,他的名言是“非三代
两汉之书不敢观”,但他的“复古”并没有袭取前人语调,而是“唯陈言之务去”,恢
复古代散文清新简练之传统,一扫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之时弊。值得注意的,还
有苏轼评价韩愈的两句话——“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有衰靡,有偏
溺,而后有复古。提倡复古,开一代风气的赵孟频,主张“画贵有古意”,其实主
要是纠正南宋以来柔媚纤巧和刚猛率易两种不良倾向,进而强调“中和之美”。在
其启发引领下,元代山水画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
入古出新,借古开今,乃是一种因果关系。按照“现代化”学的新观点,“现代”与
“传统”不能截然分立,“现代”只能从“传统”中逐渐生出。德国文化哲学家蓝德曼
说:“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充分进入传统,重新认识传统,
把握传统的内在精神,当下的“复古”潮流若能以此为取向,则前景或许未可限量。
(摘编自何光锐《“古”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古”尖锐的质疑和抨击与人们在书法、绘画上探寻“古法”“古意”同时产生。
B.明式家具的那种灵性、简约静穆的美感,至今仍然能给设计师们带来创作的灵
感。
C.理解“古”时,不能把它看作是既定、僵化、封闭的,更不能一味摹古或竭力谤
古。
D.“现代化”学的新观点对“现代”“传统的解说体现了“古”“今”的因果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破后立,对肤浅的、片面的观点进行批驳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
论证。
B.第三段采用举例、假设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古”不是时间概念的“昔”或“旧”。
C.第五段举了东晋人写字姿势的例子,意在指出“复古”应结合实际,抛弃“古法”。
D.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论述应如何理解、
对待“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看来,将“古”理解为一个时间概念,或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