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236(含答案).docVIP

2023-2024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236(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236(含答案)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第236期)

古诗词阅读篇

古诗词阅读:巧解客观题;古诗解题需求及客观题判断技巧(二)

二、巧识客观选择题所设“陷阱”

常见的陷阱通常集中在诗歌鉴赏的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主题以及文化常识等几个要素上。设误类型:曲解诗意、意象不合、意境不合、情感不合、不明手法、主题不合等。

命题人对全诗或是某一联、某一句所表现的形象、营造的意境作

出描述,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1.形象、意境特点概括不当

(1)逐一比对

见到试题中对形象、意境、语言、情感的分析以后,要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着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内容作认真分析,

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

(2)综合比较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命题人

从表达技巧角度对诗句或词语进行赏析,要求考生判断赏析是否正确。

2.表达技巧确认不准确和效果分析不当

(词句理解)命题人把诗句意思或诗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

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

三、解题步骤

步骤一:通读诗歌

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入手,全面通读诗歌,力求做到读懂诗歌。

步骤二:审清题干

首先要明确赏析指向。有的是针对整首诗歌,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14题“对这首诗的赏析”;有的是针对诗歌局部,如2017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4题“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

此进行的赏析”。其次要明确操作指向。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选择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还是选择两项?有的题干中出现“最恰当”的

字眼往往要注意选项的优中选优。

步骤三:逐一比对

逐一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聚焦比对,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步骤四:精准排误

通过选项与相关诗句的比对,找出诗歌赏析的错误项。这样依据

排除法,就能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柑为橘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之句。③木奴:指柑橘的果实;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作宅,种柑橘千株,他临死时叮嘱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后

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

1.【考点:理解和赏析诗歌】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一二句点题,首句写种柑,点出种柑的数目,第二句写

种柑时的情景,“春来”与“城隅”点明时令和地点。

B.诗人由“怜”写起,到“几岁开花”的盼望,再到“何人摘

实”隐含的淡淡伤感,对柑橘的情感经历了一波三折。

C.颈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一个“闻”字把柑橘树开花似“喷雪”与花香四溢一笔写出,渲染出热闹的氛围。

D.尾联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实际

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甘树成林。

2.【考点:分析诗歌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感情】诗人在颔联用《橘

颂》及“木奴”这两个典故的用意何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梅花绝句(其一)①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②,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③

【清】汪中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注】①陆游写此诗时已是78岁高龄。②化身千亿:化用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诗意。③此诗是诗人离别

故乡后,从扬州回到当涂,在春寒尚厉之时所作。

3.【考点: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第二句把枝头的梅花比作雪堆,既写出梅花洁白的特点,

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开放的盛况。

B.陆诗前两句写梅,后两句写人,前两句写梅为后两句写人作

铺垫,后两句虽是翻新,但诗意盎然。

C.汪诗中,“江上一枝开”一句是回过头来描写客馆的梅花,与

首句“孤馆寒梅发”相照应。

D.客地梅花开放的时间与故园百花开放的时间有所不同,汪诗

通过两地的对比来表情达意。

4.【考点:赏析诗歌思想感情】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梅花,但表

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

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

文档评论(0)

阿拉伯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的 好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