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体现的精神品格。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多角度分层次、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文章富有诗意、真挚感人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章富有诗意、真挚感人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艺术手法,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体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看抗疫短片。

2020年5月,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带给我们哪些永恒的财富?这篇《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的回答。

二.检查预习

1.明确字音。

巍巍(wēi)

庚子(gēng)

荆楚(jīng)

肆虐(sì)

坚如磐石(pán)

遏制(è)

铆足(mǎo)

夯实(hāng)

凛冽(lǐn)

屹立不倒(yì)

脊梁(jǐ)

淬炼(cuì)

诠释(quán)

罹难(lí)

疟疾(nüè)

溯源(sù)

谆谆(zhūn)

沉疴(kē)

不骛(wù)

挑衅(xìn)

2.积累词语。

①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②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

③审时度势:研究时机,估量形势。

④屹立不倒:指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⑤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⑥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劝告。

⑦沉疴积弊:拖延长久的重病;难治的病。

⑧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三、课文导读

1.概括各部分内容,并给每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部分

关键句

标题

导语

2020年的中国抗疫,在……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举国抗议,悲壮雄浑

领导力、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引领武汉挺过疫情。

国家力量,挺过疫情

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制度优势,八方支援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中国精神,力量之源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须牢牢坚守的价值取向。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科学防治贯穿中国抗击疫情实践的始终。

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总结、反思抗疫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

全球抗疫,中国担当

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信念……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前进。

重焕生机,展望未来

2.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作者通过这个标题要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①本文标题由主副标题构成。主标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是一个介词短语;副标题“2020中国抗疫记”则交代了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②这两个标题结合在一起,意思是2020年中国成功战胜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3.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报道的?主体部分的顺序的依据是什么?各部分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①开篇总体回顾中国抗疫,然后第一部分到第七部分分别从党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精神、生命至上与人民至上的理念、科学防治、反思与改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七个角度阐释了中国抗疫,最后照应开头,结束全文,点明愈挫愈勇的中华民族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②依据是由中央到地方,由行动到精神,由中国到国际,由宏观到具体,由内因到外因,突出了我们国家抗疫成功的主要因素。③党的领导是抗疫成功的根本保证;四面八方的支援与人民的不屈精神、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以及科学防治效果显著,都是党的正确领导的具体体现。

4.文本第(八)这部分开头的自然段写到黄鹤楼敲钟鸣响,武汉渡尽劫波再焕发出勃勃生机。请从全文的结构角度,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意图。

明确:这一自然段处于通讯文本的结语部分,强调黄鹤楼敲钟鸣响,武汉渡尽劫波再焕发出勃勃生机,与通讯开头部分对黄鹤楼雄姿和武汉疫情的描写内容形成呼应,使全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四、结合背景,感悟意义

2020年5月,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带给我们哪些永恒的财富?这篇通讯以事实为基础,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初步回答。

1.文章第(三)部分为何写1938年外国摄影师在武汉拍的照片?

明确:这幅照片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民众举着写有“不死”二字的旗帜。作者以此说明,武汉人民在面对各种困难时,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从而引出下文对民族精神的讴歌。

2.借助工具,搜集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背景: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在这场战“疫”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