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考点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作业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VIP

考点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作业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经典3+23年高考+2年模拟

经典3+21.[2022全国乙卷]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经典3+2答案1.DA项“颠覆”显然绝对化,封建社会士大夫传统观念不可能颠覆?B项世俗化的审美趣味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宋元时期已经出现,“初现”显然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士农工商社会结构的发展情况?D项由“明后期”“江南”“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俗气扑人”等可知,这与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密切相关√

经典3+22.[2023安徽“省十金科”大联考]明清时期,“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家统一市场正式形成B.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C.南北方经济联系的密切D.北方城镇经济的兴起答案2.C由题干中的北方货物“日夜商贩而南”、南方货物“日夜商贩而北”等信息可得,这反映了南北方经济联系的密切,故选C项;“正式形成”由材料无从得出,排除A项;题干中提到了南方货物不断运往北方,而北方货物也不断运往南方,这说明南北方都彼此需要对方的商品,无法据此得出南方经济地位提升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南北方货物的长途贩运,与北方城镇经济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

经典3+23.明清商书非常注重规范和引导从业者。商书倡导艰苦创业,节俭为本,指出“贸易之道,勤俭为先,谨言为本”“富从勤得,贫系懒招”。在个人修养方面,一要勤,“做事须向人前,不可偷懒”;二要谨,“谨则事事小心,不敢妄为”。这说明了明清时期A.社会主流意识的变化B.商业伦理体系逐渐完善C.印刷业商业化的趋向D.商人地位得到政府肯定答案3.B结合材料中“明清商书非常注重规范和引导从业者”“勤俭为先,谨言为本”“谨则事事小心,不敢妄为”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商书注重规范商业从事者的行为,这说明社会上商业伦理体系正逐渐完善,故选B项。明清时期理学仍是社会主流思想,排除A项;印刷业商业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书对商人行为的规范,与政府无关,排除D项。

经典3+24.[2021江苏卷]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答案4.A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大运河沟通南北,淮扬地区经济繁荣;材料“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扬州遍地是诗人”反映了经济的发达带动了文化的发达,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A项正确。本题易错选B项,八股取士考查“四书”“五经”,这不会“扩大诗人群体”,B项错误。

经典3+25.[2023江西赣州模拟]清代前期,南方各地形成“一田二主”制度,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两者可以单独典卖。有些富裕的人甚至绅缙、土豪,往往置买土地使用权,再行出佃;也有的在购得土地使用权后,使用雇工经营。这一土地制度的实施A.推动了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B.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产生C.导致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D.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经典3+2答案5.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A项;“雇工经营”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非资本主义,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排除C项。

经典3+26.[2023福建百校联考]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全国丁银总数为标准进行征收,此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不另征收丁赋。这些举措A.消除了农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成长C.减少了国家对百姓的赋税征收 D.推动了清朝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答案6.D据材料“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银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全国丁银总数为标准进行征收……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不另征收丁赋”可知,康熙时期的“永不加赋”政策和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和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粮食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人口的增长,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举措并不能消除农业中的人身依附关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并没有得到快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