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件:课堂,成长的摇篮——有效课堂的构建.ppt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件:课堂,成长的摇篮——有效课堂的构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查重(抄袭率)——杜绝抄袭,尽量原创(5)修改(反复改)——观点积极,切忌空洞(6)发表(或评奖)——收获成功,激发动力让我们共勉共勉!第一:机遇永远都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第二:别让毫无意义的琐碎挡住前行的脚步。第三:始终以主角激情和担当主宰自己的事情。第四: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坚守梦想,一切皆有可能。谢谢倾听!TelQQ:646896138有需要可以联系我!TelQQ:646896138例20:《守株待兔》教学片段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了,可学生并不理解其寓意。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闭目打坐,让学生“劝”自己。学生兴致倍增,纷纷劝起老师来:“老师,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师,再等下去你会饿死的!”老师还模仿守株待兔者的口气和学生争辩。学生越劝说,兴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这篇寓言的意思。教学中除教师表演外,还可让学生表演,学生表演有独特的教学意义。例21:《行程问题》教学片断一位数学教师在教行程问题时,感到学生对“同时”、“不同地”;“相遇”、“相遇时间”等概念难于理解,于是他组织学生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他组织两队学生分别在操场两边竞走,老师哨子一吹,两人同时从两地对走。这时,老师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的含义。要求两人碰上时停止,告诉学生这是“相遇”。五、耕耘方寸,经营板书——从有效板书设计说起王松泉先生曾这样评价: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一堂课的“眼睛”,是学以致用的“津梁”。(指导教师获2016年教育论文评比湖州市一等奖)1.直观形象——趣味性板书吸引学生眼球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数据表明,人脑接收的外界信息,90%以上来自眼睛,看一遍比听一遍的信息接收量要多1.66倍。由此可见,学生接受和感知信息的两条主要渠道中,看比听更重要。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符合这个感知原理。因为它直观、形象,把语言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用不同的线条、符号、色彩标示出来,显得突出而醒目,有利于学生的感知。例22:【课题】《求平均数应用题》【板书】例23:【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板书】例24:【课题】《在责任中成长》【板书】2.独具匠心——艺术性板书促进学生审美朱绍禹先生对板书图示法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好的板书“既有认识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板书图示,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教师在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时,都力求文字美、结构美、布局美、线条美、色彩美、图示美,使之与教材的核心内容完美统一。例25:【课题】《“Whatistheweather?”》【板书】例26:【课题】《苏州园林》【板书】3.结构巧妙——灵活性板书丰富学生思维中小学生的思维多数带有具体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具体直观的形象入手。而板书设计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27:【课题】《与法同行》【板书】例28:【课题】《圆柱的认识》【板书】4.创意独特——创造性板书提升学生能力“假如学生在上课时先是把心理活动指向教师的口述,那么,当教师板书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板书内容。”板书设计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例29:【课题】《心中那盏灯》【板书】例30:【课题】《党的基本路线》【板书】由上可知,教学设计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设计独具特色的教学进程设计卓有实效的教学提问设计新颖别致的教学情境设计风格明显的教学板书设计……课堂反思追求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的过程: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促进教师成长。反思的方法:教学随笔、研究论文、课题研究、课例反思、二次备课、行动研究等方法和途径。1.科研力提升——学会写论文2.怎样的文章才是论文?(1)论文核心“三要素”论点(观点)+论据(材料)+论证(方法)中小学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