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解析:新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pdf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解析:新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七年级《语文》教科书责任编辑解析新教材四大理念、

五大特点

本文作者为统编《语文》七年级责任编辑,深度参与教

材编写全过程。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了统编本《语文》七年级

教科书的四大核心理念:立德树人、语文素养、阅读体系、

多方共建。五大特点:双线组元,既发挥育人功能,又照顾

到语文能力的培养;保持选文经典性的同时,下大力气开发

新选文;作业系统设计层次丰富,题型灵活;写作教材强调

一课一得,并增强活动性和指导性;综合性学习更有语文性,

更富操作性。

(作者为统编本《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责任编辑,人教

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一核心理念(一)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

语文教科书积极发挥育人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

落到实处,融会在教科书各个板块中。教科书主要从四个

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二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坚持革命传统教

育,四是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教科书按照“整

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

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

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

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

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

化为自觉行为。教材的选文既保留了一批经典的传统篇章,

又开发了一批适应时代需求、利于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新篇章。

比如:弘扬友善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驿路梨花》等;

提倡爱岗敬业的:《纪念白求恩》《最苦与最乐》等;倡导自

由平等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老王》等;

歌颂富强、伟大的祖国,激发爱国情怀的:《黄河颂》《土地

的誓言》等。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统编教材在人教版教

材基础上,剔除了部分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的篇目,增

加了一些朗朗上口、含义更为隽永的经典篇目。选文定位于

传统名篇,力求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教学中强

调诵读和熏陶感染,以期为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底子。初中

阶段计划选编古诗文125篇/首(包括阅读单元和“课外古

诗词诵读”),除课标推荐的61篇/首外,还选入《卖油翁》

《〈世说新语〉两则》《狼》《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等62

篇古诗文。古诗文篇目数(125篇/首)约占总篇目数(238

篇/首)的52.5%。另外,在“综合性学习”栏目专门设计

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类活动,如《有朋自远方来》《家

国天下》《人无信不立》《君子和而不同》等。

统编教材坚持在初中学生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初中语文教

科书拟选入30篇。这些文章,有的是领袖人物的诗词、文

章,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纪念白求恩》《沁园春·雪》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有些表现了革命战争时期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向往

光明、讴歌祖国、怀念故土家园的情怀,如臧克家的《说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光未然的《黄河颂》、闻一

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等;还

有一些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行业领军人物为祖国建设事

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如杨振宁的《邓稼先》、杨利伟的《太

空一日》;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作

品也选入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

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等。

统编教材还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权与海洋意识的培

养。主要是通过优秀的选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土地的热爱,

树立领土和领海主权意识。如七年级所选的《观沧海》《黄

河颂》《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文章,都能在这方面发挥

功用。

(二)语文素养

课标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为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提供了更

高的视野。新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

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发展

等;同时,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

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

科书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在教读课文后设置了“积

累与拓展”栏目,通过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等题目,引

导学生一点一滴积累言语材料;写作中专门设置了“文从字

顺”“语言简明”等专题,引导学生把握习作语言的基本要

求;综合性学习中,设置了“语文生活”系列活动,引导学

生从生活中寻找言语素材,拓展语文学习的半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