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泛舟诗.docxVIP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泛舟诗.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泛舟诗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感受春光旖旎,花路繁丽,自然会滋生出对春意盎然的大好春光的赞美之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

C.“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

D.“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

2.殷璠说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世俗之外)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欧阳修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摹了波光、柳色、斜桥、画舫等优美意象,营造了江南水乡清丽又迷蒙的意境。

B.“更”“渐”两字叠用,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凸显出西湖美景深远无穷的特点。

C.“唯恐尽”与“似无穷”呼应,表现了诗人从担心美景有限到发现美景无穷的转变过程。

D.尾联前一句以半醉迷途直接抒发陶醉之情;后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楼台的景象令人回味。

4.和柳永的《望海潮》相比,本诗的描写对象和情感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①

清末民国初·俞明震

西溪暝烟送归客,艇子落湖风猎猎。

芦花浅白夕阳紫,要从雁背分颜色。

颓云掠霞没山脚,一角秋光幻金碧。

欲暝不暝天从容,疑雨疑晴我萧瑟。

忆看君山元气中,沧波一逝各成翁。

请将今日西湖影,写入生平云梦胸②。

【注】①西溪;在杭州西湖西北。散原:陈三立的号,陈为晚清诗坛魁首,与俞友善。②云梦:古大泽名,云梦胸,比喻胸襟阔大,志高气壮。

5.下列各项对诗歌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西溪”句紧扣标题“游西溪归”,“艇子”句则紧扣“泛舟湖上”,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张本;“送”字将事物写活,“落”字更是不同凡响。

B.下面四句中,“要从”句化用周邦彦“雁背夕阳红欲暮”,但别有新意,四句一有植物,一有动物,一明有山,一暗有水,组织上既自然又精巧。

C.“从容”本写人,“萧瑟”本写物,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其颠倒,加强了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的反差,天色从容变化,诗人内心却无法平静。

D.最后四句,诗人让思绪在今昔之间流淌,“忆看”写昔,“沧波”写今,“请将”又写今,“写人”又写昔,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章法非常严谨。

6.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

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

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选取了“晚照”“夕烟”等典型的意象,营造出一派宁静和谐的气氛。

B.颔联以声衬静,高高的阁楼上传来清亮的下棋声,虽有声音,但更衬托出环境的安静。

C.颈联所表达的情感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抒之情基本相同。

D.尾联中,诗人由被贬之地的风光想起自己的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情感由此转向悲伤。

8.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滇池泛舟见新雁

杨慎①

忽见行行雁,来应自故乡。

天涯多少路,云际几番霜。

滇水饶葭菼,禺山足稻粱。

金河②尔休恋,无限虏弦张。

【注】①杨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三十年。②金河:属额尔古纳河水系,指北方边地。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滇池忽见一行行初来的大雁,既惊奇又亲切,推测大雁应该是来自故乡,触发感慨。

B.颔联取法于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另出新意,造词精巧传神。

C.颈联“饶”“足”写出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葭菼、稻粱很充裕,与尾联金河“无限虏弦张”形成对比。

D.尾联“尔休恋”是诗人对自己被贬的劝勉,告诉自己不要留恋过去生活,暗含不能为国效力的无奈。

10.“雁”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以“雁”寄情遣怀,写雁实则写人,请结合诗句简要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