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标语》教学PPT课件.pptxVIP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标语》教学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辞、标语

期末专题复习:部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修辞手法一览表

修辞手法

作用

教材例句

1.比喻:

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1)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2)回乐烽前沙似雪

2.拟人:

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1)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4.夸张:

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2)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5.反问:

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7.对偶:

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8.反复:

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9.顶针:

上一句末尾的字词是下一句开头的字词,首尾相连,层层承递,语势贯通,音律优美。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附:(2)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10.借代:

引人联想,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并不是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种类

具体分析

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千不了这重活儿”(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1.对下列语句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莫怀戚《散步》)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了“我”在家庭中重要的地位。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老舍《济南的冬天》)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清的特点。

D.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郑振铎《猫》)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小猫走路摇晃,活泼好动的样子。

【答案】C

【解析】A.有误,这句话运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民盼春的急切心情。B.有误,这句话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

D有误,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猫可爱的外表和活泼好动的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穆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