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高一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培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神话传说

与重要的考古发现。

理解:

(1)、农业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神话传说、考古发掘与早期历史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中华农耕文明产生的时间,概况

(2)、通过老师导读、分析,理解农耕出现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3)、通过对神话传说和考古材料的分析,认识其与客观历史的

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神话传说,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认识地理环境对农耕文明的影响,原始农耕对中华文明影

响。

(3)、通过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中心,

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农耕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关系

难点:史前考古发掘与中华文明起源关系。

三、知识结构

(一)、原始农耕:

1、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

2、生产工具:新石器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生产: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4、生活: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5、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力的格局。(南

稻北粟,黍稷大豆)

6、典型代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7、社会组织:原始社会阶段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8、意义:

(1)、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

(2)、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3)、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

(4)、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5)、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神话传说:

(1)内容

A、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

B、炎帝、黄帝的传说

(2)、意义:

A、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B、反映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

C、反映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2、考古发掘

(1)、内容

A、出土了很多精制或成套的玉器

B、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

C、发掘了很多古城、祭坛遗址

(2)、意义:

A、初步理清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的许多具体情境。

B、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

地区是核心。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四、教学方法:传授+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是怎样从古猿演变而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