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章总论;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9;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2土地的特性;1.1土地的概念、特性与功能;1.1.3土地功能;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存在问题;1.3土地管理研究对象;土地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土地管理: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为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等,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这一概念包括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1)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或国家委派土地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土地;
(2)客体是土地及管理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3)土地管理的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4)管理的途径是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管理土地。;(5)土地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计划是一种预测未来,设定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过程;组织是指建立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建立各级人员的相互关系,以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指挥是指对部属行动的领导与监督;协调是建立纵向、横向间的良好关系,协同彼此间的步调,调动共同的力量,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控制是指通过修正执行状况与原定计划之产是的偏差,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
(6)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1.3土地管理研究对象;1.3土地管理研究对象;1.3土地管理研究对象;1.3土地管理研究对象;1.4土地管理原则;第二章地籍管理概述;2.1地籍与地籍管理;2.1.2地籍的类别;27;28;29;30;31;32;;34;35;36;37;38;;40;41;第三章土地调查;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成果图件的制作;63;64;第四章土地评价;4.1土地评价的含义和分类;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50;80;81;监测点地价:
采用了除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以外的两种评估方法(如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剩余法、成本法)评估得出。;区段基准地价测算
区段地价采用区段内监测点地价面积加权平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区段地价;Jk—监测点k的地价;
Sk—监测点k的面积;n—区段内监测点个数。;级别基准地价测算
级别基准地价将某用途某级别所有区段地价进行面积加权平均,测算该用途该级别基准地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J—级别基准地价;Jk—区段k的地价;
Sk—区段k的面积;n—区段个数。;分用途地价测算
将市区某用途所有区段地价进行面积加权平均,测算该用途市区地价。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y—某用途地价;Jk—区段k的地价;
Sk—区段k的面积;n—某用途区段个数。;城市市区综合地价测算
将分用途地价进行面积加权平均,测算城市市区综合地价。计算公式为:
式中:Dz—城市市区综合地价;Jk—用途k地价;Sk—用途k的面积;n—土地用途种类。;87;88;89;90;91;92;第五章土地登记;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7;108;109;110;111;112;113;114;第六章土地统计;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7;138;第七章地权管理概述;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第八章土地法治管理;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第九章土地所有权管理;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第十章土地使用权管理;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