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卷(新高考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五育融合理念下,有人审视了当前学校的现状,认为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
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需要着重解决学生完全发展、
整体发展和个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五育融合是实现
全面育人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五育融合,即五育融合的路径与方式,学者也有
一些零散的看法。他们大都将课程与教学作为融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使“五育”
融入学科课程与教学中。
我们认为,新时代的五育融合就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以发展素质教育、实
现学生完整生命为目标,对五育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内容、知识、
思想、经验,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实践过程。
学校文化制度融合主要是一种历史文化、价值理念、制度规约、行为规范等文化
价值的渗透和融通,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校园空间设置、教学组织管理制度、
师生关系与交往方式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学校文化制度尽管不像课程教学那样直接、显性,但作为学校育人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强烈、深刻、持久的教育作用和正向、积极的导向价值,从而对师
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行为方式乃至学校运行产生统摄性的影响。从这个意
义上讲,在学校文化制度层面应当以学校和师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来体现五
育融合。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进一步确立了基于学校课堂主阵地的跨学科融
合,积极开展课程综合化教学和主题情境教学,创新教与学方式,以适应培养新
时代全面发展人的目标。近年来,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性、项目式、
探究合作型的课程融合设计和实施,引起人们较大关注。其实,这与芬兰长期以
来一直奉行的具有道德感的“完整人”的培养目标,并将此目标贯穿融入教育教学
改革各方面,学校课程、教学、评价、组织等都为实现“全人发展”这一共同的目
的服务,不同学科既各自发展,又为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的举措,是直接相关的。可以说,在学校层面,课程与教学融合是最普
通、最直接、最基本的推进五育融合的路径。
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形态和生命本真的显现,是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人与自我共在共生的基本方式。就是说,人正是在劳动和实践活动中创
1
造着世界,彰显着人的本性。在学校层面,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
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进一步强化它们
在全面育人体系中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具身参与、亲力亲为的直接的实践方式,体现出价值引导、知
识运用、智力投入、情感渗透、审美赋予等综合多元的因素,内在地蕴含了五育
的内容。
(节选自《西北师大学报》2022年第3期郝志军《新时代五育融合的路径与方式》,
有删改)
材料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阐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从而为
教育领域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五育”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
也曾论述人的智力和身体等方面发展的问题,却并未在教育学意义上具体展开阐
述“五育”理论。教育学中的“五育”理论本身,应当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
想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传入中国,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并融合了
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中的相关思想,逐渐形成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基本方
针的“五育”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五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是这一重要理论在逻辑的和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具体化和系
统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从
本质上雄辩地证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学说传入中国,与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中的“成人”等思想相结合,与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五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五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十分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还在不
断发展,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五育”通常是指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和发展结果,
在关于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也是更多侧重于这样的指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