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T/CRHAXXX—202X
PAGE
PAGE15
ICS11.020
CCSC05
团体标准
T/CRHAXXX—202X
————————————————————————————————————————
肝包虫病影像学诊断
Chineseexpertgroupconsensusonimagingdiagnosisofhepaticechinococcosis
(征求意见稿)
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PAGE1
PAGE1
T/CRHAXXX—202X
PAGE2
PAGE2
肝包虫病影像学诊断
范围
本文件包括肝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意见、临床诊断流程、鉴别诊断和相关推荐影像检查技术,给出了影像学诊断标准的影像特征支持依据和图像采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肝包虫病的诊断。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及缩略语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参见附录A)。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哺乳动物体内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囊型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
由带绦虫科棘球绦虫属的细粒棘球绦虫所致的包虫病,参见附录A。
泡型包虫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
由带绦虫科棘球绦虫属的和多房棘球绦虫所致的包虫病,参见附录A。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E——囊型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is)
AE——泡型包虫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
诊断依据
流行病史
有流行区的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有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有狐、狼等野生动物及其皮毛接触史;有从事来自流行地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
临床表现
早期病灶较小时多无临床症状,当病灶较大(10cm)时可对周围脏器和脉管系统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如腹胀和隐痛;包虫病灶压迫、侵蚀或破入胆道引起梗阻性黄疸;CE囊肿破裂入腹腔时,可出现类似消化道穿孔的表现,如剧烈腹痛,可伴有发热、荨麻疹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合并感染后可出现酷似肝脓肿的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因肝功能衰竭、胆系感染以及肺、脑等器官转移而致死。参见附录B。
实验室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参见附录B。
间接红细胞凝集实验(indirecthaemagglutinationtest,IHA)检测参见附录B。
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检测参见附录B。
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WB)检测参见附录B。
包虫病DNA检测参见附录B。
推荐成像技术及影像学表现
推荐成像技术
推荐超声作为肝包虫病的首选筛查方法(证据级别:Ⅲ,推荐强度:强)
超声检查既可作为肝包虫病的首选筛选方法,也是术后随访或药物治疗后判定疗效的主要检查方法(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但超声结果易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不同医院和地区之间的诊断水平仍存在差距,且超声图像不如CT、MRI直观。因此,不典型的病例建议其他影像学方法进一步检查。
超声造影的价值在于明确部分病灶周围的血供情况,从而间接提示病灶的浸润特性或虫体活性,但其临床价值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故不推荐作为常规的影像检查手段。
推荐CT作为肝包虫病的常规检查方法(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常规肝区CT平扫和增强扫描,推荐肝区螺旋CT多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CT成像的优势在于全面显示包虫病灶的特点,尤其对钙化显示敏感(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CT血管成像能够准确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主干及下腔静脉与病灶的毗邻关系[20](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弱)。
推荐MRI作为肝包虫病的必要补充检查
鉴于高场强MR设备扫描时间短、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覆盖范围广、图像更清晰、诊断更准确等诸多优点,推荐检查设备场强为1.5或3.0T(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推荐检查序列包括:
T1WI:轴面快速自旋回波(FSE/TSE)等序列(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2)T2WI:轴面FSE/TSE等序列(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3)T2WI脂肪抑制序列:轴面及冠状面FSE/TSE等序列(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