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练习

一、单选题

1.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一统趋势加强 B.兼并战争的日趋激烈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礼制,重现几百年前的西周盛世。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反映了他们(???)

A.都信奉敬天保民 B.都意在维护统治

C.都主张以吏为师 D.都强调德治思想

3.《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祭祀)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这说明先秦时期(???)

A.自然崇拜现象普遍 B.宗教信仰趋于一致

C.王族地位被神圣化 D.人文主义色彩浓郁

4.荀子主张“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者之政也”。该主张(???)

A.得到了诸侯国的普遍支持 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适应了官僚制形成的需要 D.意在重建宗法等级秩序

5.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魏、楚、秦等国的做法(???)

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彻底消亡 B.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 D.是分封制存在的重要理论基础

6.读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生产关系出现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制开始瓦解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

7.春秋时期,晋国的魏绛认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孔子提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反映出当时的知识阶层(???)

A.推崇德政的时政方针 B.消极看待社会发展前景

C.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 D.革故鼎新成为普遍认同

8.有学者在描述战国时期一场变革时说道:“驱民‘农战’,‘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则打开平民阶层向上层社会流动的缺口,废除贵族把持朝堂的‘世卿世禄’制。”这场变革是(???)

A.共和行政 B.庆历新政

C.王安石变法 D.商鞅变法

9.目前发现最早的冶炼生铁的竖炉位于河南西平县酒店乡,为战国后期的遗存。经研究,该竖炉的炉型和水平鼓风方式,可有效减轻炉壁烧蚀,保持炉缸活跃。近代西方的高炉也采用了类似的炉型设计。这说明战国时期(????)

A.铁制品使用范围广泛 B.冶铁技术水平高超

C.冶铁业受到西方影响 D.冶铁作坊规模庞大

10.孟子认为,“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对那些不仁不义,残民以逞的国君,孟子则声言,“独夫可诛,暴君当伐”。据此可知,孟子(????)

A.主张人民掌握国家权力 B.试图恢复西周社会秩序

C.是下层民众的政治代表 D.强调君主应施仁政于民

1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12.古代思想家申不害(前385-前337年)认为,国君要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和驾驭,国君是国家的根本,臣下只是工具而已;臣下要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而对职权外的事要“虽知弗言”,不许逾越权限。这一主张(???)

A.奠定了外儒内法的理论基础 B.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C.顺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 D.实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合流

13.2012年6月17日人民网针对孟子关于“民贵君轻”思想常被引证为先秦儒家“民主思想”的范例,提出了《孟子“民贵君轻”是“民主思想”吗》讨论命题。下列网民对“民贵君轻”的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立场 B.以维护君权为前提

C.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D.具有反君主专制的民主平等内涵

14.有学者在评论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认为治乱的根本,应是人克制自私利己的欲望,并主张人类回到原始共产主义的自然状态中去。由于这一理想违背了现实和历史发展规律,使其天然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15.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荟萃论战的大舞台,稷下先生“喜议政事”“不治而议论”“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而“世主”则自觉地不以行政权力干涉学术,让其自由辩论。这一现象(???)

A.表明义利观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 B.推动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