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现代社会的文化寓言
——读萨特《禁闭》
《禁闭》是一部独幕剧,主角只有三个罪人,政论文作家加尔散、邮局职员伊内丝和家庭主妇艾斯戴尔,再加上听差一共四人。戏剧的背景设在地狱,但是与主角的想象不同,地狱没有各种刑具,也没有火焰,更没有行刑人。有的只是一间客厅、三张躺椅、一座青铜像,和一盏永不熄灭的电灯。主角三人相互迫害又互相需要,最后它们才发现原来地狱根本不需要什么刑具和行刑人,因为他人就是地狱。这是一个曾在人间曾作恶多端的三个鬼魂在地狱里继续相互摧残、始终不得安宁的故事。加尔散是个卑劣低下,虐待妻室,并在关键时刻背叛祖国,临阵逃跑而被枪毙的胆小鬼;伊内丝是个疯狂地追求同性恋爱,并凶狠成性,“该下地狱的女人”;艾丝黛尔是个自私、放荡,溺死亲生女儿的色情狂。他们进入地狱以后,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个追逐一个”。伊内丝极力引诱艾丝黛尔同她搞同性恋爱,而艾丝黛尔追求的却是加尔散,偏偏加尔散又不爱艾丝黛尔,却想物色一个把他当成英雄的女人。刚开始,他们三人谁也不说明自己的真正死因,然而谁也不放过谁,他们莫名其妙地来到一起好象就是为了探听别人的底细。任何两个人都可以结成暂时的“同盟”,逼迫第三者供出自己的实情。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波澜起伏,永无休止,最后发展到艾丝黛尔持刀要杀死伊内丝,而伊内丝回之以冷笑,提醒艾丝黛尔,说她早已是个死人了。于是他们省悟到: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又是他们的受害者。“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到处都有陷井”,“何必用拷架呢,他人就是地狱”。作者希望人们通过《禁闭》认清自己所处的那个罪恶的社会,于是借剧中人的口说:“我不叫喊,也不唉声叹气,但我要正视自己的处境。”“我并没有轻率地看待自己的处境。我完全意识到自己处境的恶劣。但是,我并不害怕。”不害怕,而要行动,这便是作家的主旨。
这是一个阴间的社会,然而却是一个透明的社会,因为在他们相互之间是没有隐私可言的,每一个人都被其他两人围观。三人从互不了解,到互为纠缠又互相设防,形成了一种类似旋转木马般永无休止的追逐与折磨的关系。由此制造出强烈的戏剧冲突。加尔散欲拉拢伊内丝,拒绝艾丝黛尔;伊内丝想与艾丝黛尔发展同性恋关系,拒绝加尔散;艾丝黛尔欲追求加尔散,拒绝伊内丝。结果谁都不能如愿,谁都不得安宁。他们最大的障碍都因为有第三者在场。萨特想说的是,三人之间的胶着状态,象征着没有人可以离开群体孤立存在,每个人的行为愿望都需要对方配合,同时又受第三方制约。在这种复杂的关系网中,似乎也没有人是绝对自由的。最先感到忍无可忍,几近崩溃的是加尔散。他说这地狱中虽然没有残酷的刑罚和刽子手,以及那些能撕裂人体的酷刑,但他“宁可遍体鳞伤,给鞭子抽,被硫酸浇,也不愿使脑袋受折磨。”紧接着说出了那句最著名的台词:他人即地狱!这让我想起了叔本华关于悲剧的著名定义,普通人的相互折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存在,而后在自我造就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本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但存在本身却是荒谬的、非理性的,客观世界被偶然性支配。人存在于一个自己不能决定的世界中,制造出许多自己不能掌控的东西,包括道德、伦理、法律、世俗等一切无形的秩序,因此世界对人来说也是荒谬的。剧中房间的布景,三人的矛盾关系,甚至整个戏剧冲突,都是这种荒谬的象征。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应该选择完善自己的存在,认清荒谬世界的虚无本质。只有驻足当下,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世界对自己来说才称得上真实。而你经过的世界,则属于下一个路人。剧中三人营造的这张复杂而矛盾的关系网,这种看似无法突破的极限境遇,实则是荒诞、无序和非理性的。但是,在秩序成为天经地义的必然性的社会格局中,每个人的偶然性被消解。于是,秩序、他人的眼光等“客体”变成了存在,而人自身却变成了虚无。房间里的灯永远亮着,三人无时无刻不暴露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之下。这就造成了自身在排斥他人的同时,又要依据他人的判断而存在。第五场中,加尔散大声叫嚷并用力敲门,结果发现门是可以打开的。但令观众倍感意外的是,开始还为陷入“他人的地狱”而抓狂的三个人中,没一个真的想出去。他们宁可生活在地狱中继续受煎熬,实际上是宁可生活在自我的禁闭中。总之,所谓的地狱,就是自我禁闭!无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甚至丧失自我、必须依赖他人的判断而存在。所以,在萨特看来,真正的救赎是“自由选择”。但是面对“自由选择”,人也会感到焦虑,因为这种自由是在无法依赖任何东西做出选择的自由,同时也要独自面对任何未知的后果。没有选择是一种痛苦,有了选择也是一种痛苦。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荒谬吧,荒谬就是无理可讲。现代人正是深陷于这种荒谬的泥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也正是这种荒谬哲学。而《禁闭》的剧情设定在三个鬼魂之间,也正体现了萨特对现实的绝望感:无论他们怎么折腾,也是不可能再活着出去了。
文档评论(0)